宁负天下人

作者: 目送归鸿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11:59 被阅读242次

    曹操向以奸诈著称,而诸葛亮以多智名世。他们都喜欢使用计谋,在战争中使用计谋,尽可能更多地杀伤敌方,而使己方受益,本是情理之中。为什么同是用计,曹操赢得了奸诈的恶名,而诸葛亮却成了智慧的化身?因为诸葛亮用计用得堂堂正正,目标明确,走的是正道,不用阴招损招,靠机智、才识、胆略高人一筹,知己知彼,算无遗策,所以赢得战争。而曹操用计则无所不用其极,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什么事都敢做,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不仅用兵不厌诈,做人也不厌诈。如果说诸葛亮用计让人敬佩,曹操用计却让人畏惧。

    当年刘表称帝,曹操以朝廷之名,联合吕布、刘备、孙策等诸侯,南征讨伐袁术,几次对阵,皆以袁术失败而告终。袁术只好闭门不出,袁术手下谋士杨大将献计说:寿春一带水旱连年,军民都缺粮食,不如率领大军南渡淮河,解决给养问题,只留下一支生力军守住寿春,守而不战,避其锋芒,等到曹军粮尽,自然可以战而胜之。袁术认为此计甚妙,立即率军南下,留下一支部队守城,留够了粮食补给。

    曹操十万大军,远道而来,粮食给养消耗巨大,周围郡县又都荒旱,粮草接济不上,欲速战速决,袁军根本不应战。大军打仗,粮食是保障,所谓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军队,吃不饱饭,不用敌方来攻,自己就要不战自乱,眼看军中乱像已生,情况十分危急。具体负责粮草发放的管粮官王垕赶紧前来报急:“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曹操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一个办法:以小斛发放粮食,作为权宜之计。本来军中缺粮,别说大斛换小斛,就是不发放,也罪不在管粮官。王垕是个比较谨慎守法的人,知道大斛换小斛,只能对付一时,而且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满,于是他小心地问了一句:“兵士倘怨如何?”曹操故作神秘地回答道:“吾自有策”。其实曹操此时已想好应对之招,那就是牺牲王垕,以平众怨,再激发大家的士气和斗志,一举拿下寿春。

    王垕还蒙在鼓里,以为曹操真有回天之术,能够想到妙计,迅速筹集到粮草。高高兴兴地回去,按照曹操的方法,以小斛发放粮食。事态发展正如曹操所料,将士们食不饱、力不足,怨声载道,大家都开始责怪曹操。曹操知道时机已经成熟,暗中派人把王垕召到帐中,与他商量说:我想借你一样东西,平定大家的怨气,稳定军心,你不要不舍得给。王后垕此时恐怕是受宠若惊,又满怀狐疑,自己一个小小的粮官,身无长物,曹丞相富可敌国,什么稀奇物事没有,却偏要问自己结东西,还以商量的口吻,难道自己真有什么让曹丞相看中的宝物?他不由得惶惑地发问:“丞相欲借何物?”曹操终于揭开谜底:“欲借汝头以示众耳!”。曹操可真能想象,借钱借物借人,什么都可借,从未听说有借项上人头的,此可谓曹操之妙创,千古计谋之绝响。恐怕连诸葛亮这样的谋略家也未必想得出这样的绝招。而且曹操施用此计,并非直接把王垕抓起来杀头,而是密召王垕,且与王垕商量结头一事,恰如猫戏老鼠一般,心中未尝无得意之处,奸诈残忍之态尽显。

    王垕此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小兵一个,有什么东西能让富有的丞相看中,原来是项上人头,这倒是个独一无二地的稀缺资源,怪不得丞相要借。王垕在大惊大恐之余,还想竭力申辩自救:某实无罪。统兵作战,功必赏,刑必罚,我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罚,而且还要取我性命?我的一切行为恰恰是按照丞相吩咐去做的,你不念我为无米之炊的难处倒也罢了,还要我的人头,这确实让我难以信服。曹操还算开明,实言相告:我知道你无罪,但不杀你,难平众怨,现在大家都在怨我,军士眼看着就要哗变,借你的人头无非是想给大家一个交待,稳定军心。解释完后,曹操又善意地安抚他说:你死之后,你的妻儿老小,我全替你照管好,你就安心去吧!总算让王垕死前听到了一句温暖的话,以项上人头换取了全家人的安稳生活,总算是物有所值。王垕再想分辩时,曹操已经不耐烦了,吩咐刀斧手将其推出门外,斩首示众,且出榜晓示大家:王垕克扣军粮,中饱私囊,故意用小斛发放粮食,现在按照军法处斩。知道这个原委后,大家才平息了对曹操的怨气,转而将怨气发泄在王垕的身上。王垕不仅丢了性命,死后还遭到众人的唾骂,赢得了贪污军粮的恶名。而曹操则乘机振兴士气,一鼓攻下了寿春。赢得了对袁术作战的决定性胜利。虽然当时形势危急,但牺牲别人性命,成就自己的胜利,总是觉得不够光明正大。

    这种事例在曹操的一生中并不只是个案。为了自己的利益,曹操经常奇招迭出,毫不犹豫地夺取别人的性命。因为独霸朝纲,排除异己,曹操经常担心别人刺杀自己,何况当年自己就曾刺杀过董卓。虽有众多卫士护卫,但这些外在的防守,武艺高强、谋划精细的人总是有办法突破的,他以前的贴身侍卫,武艺了得的典韦就是为了保护他遭到了张秀的暗算,死于乱军之中。历朝历代死于刺客之手的达官显贵,防卫不可谓不严,爪牙不可谓不多,但还是让刺客屡屡得手。曹操虽然网罗了典韦和许褚这样的猛将作为护卫,但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奇计。他故意吩咐左右跟随:“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勿近前”。一天,他睡觉时故意将被子蹬到地上,他的一个侍卫出于好心,赶紧过去拾起掉在地上的被子,替曹操盖上。哪知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了侍卫。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睡觉。睡了半晌起来,看到侍卫死在地上,装作大吃一惊地问:什么人敢杀我的侍卫?大家将看到的情况告诉他,侍卫乃是他自己所杀。曹操当众捶胸顿足大哭一场,并且厚葬了侍卫。从此以后,大家对曹操所言梦中好杀人信以为真。这正是曹操希望达到的效果。再多的护卫毕竟百密尚有一疏,略有疏忽,就可能给刺客带来机会,自己就可能会命丧黄泉。因为要曹操性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各方诸侯、朝中大臣、军中异己,甚至是汉献帝,人人皆欲诛之而后快,所以曹操不得不严格防范。防范不仅是从传统意义上增加护卫,选强护卫,还要从心理上进行防守。他故意放言,自己梦中好杀人,且借侍卫性命佐证自己所言,让人人知道即使睡着了,他也可能跃起杀人,剑是随时都备好的,人是睡着也能要人命的,加上护卫严谨,刺客们即使筹划再精密,武艺再高强,也要掂量掂量风险了。曹操用此计,在心理上筑起了一道防卫墙,不可谓不聪明,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任意草菅人命,确实不厚道。而其身边之人皆为其所蒙骗,最怨者就是那位死去的侍卫。只有杨修看出了曹操的用心,在卫士下葬之时,他予以点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没想到,看破天机却为自己日后带来杀身之祸。

    曹操把无顾他人性命,只为自己利益称之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纵马出城,马不停蹄地逃亡江湖。但在中牟县还是被守城士兵抓获,曹操以为这下必死无疑。幸好中牟县令陈宫也是胸怀异志之人,他听说曹操敢于独自刺杀董卓,认为他是个英雄,于是挂印连夜和曹操一起逃走。两人准备返回曹操故乡,共同爰举义旗,联结天下英雄,讨伐董卓。途经成皋,天色已晚,曹操想到此地有他父亲的一个结义兄弟吕伯奢,就和陈宫前去投奔。按说此时曹操是个逃犯,不把他扭送公堂,换取奖赏就算好人了。吕伯奢不仅没有拒绝,还热情招待,因为家中无好酒,他还出村沽酒,同时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谁知曹操此时非常敏感,见吕伯奢出去,怕他报官,又悄悄偷听几个伙计的交谈,以为吕家想将自己和陈宫缚送官府,立即拔剑将吕家一门八口全部斩杀,后来见厨房中有一头缚住的猪,才知道吕家并无害己之心,曹操见酿成大祸,不敢停留,与陈宫一同赶紧离开,路上正好遇见吕伯奢买酒归来,见两人要走,甚是奇怪,又力邀二人还家,两人心里有愧,敷衍几句,急急开溜。走了几步,曹操又策马返回,一剑砍吕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而问,刚才是误会,杀了他们也就罢了,为何一错再错?曹操回答说,他回去见家里人都被我们杀了,哪里肯罢休,必然率众前来追赶,到时我们都走不脱了。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抛出了著名的观点:“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不允许任何人欠我的,损失到我的利益,而只要于己有利,可以完全不顾他人死活,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态度,是曹操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生存逻辑,他的奸诈狡猾,心狠手辣让很多人心存恐惧,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之中,他的这套利己哲学非常有效,为他削平诸侯,成就霸业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负天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xx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