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地理.人文古风古韵诗词
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部剧本,其实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

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部剧本,其实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

作者: 百里流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23:16 被阅读1次

说到电影,无论是最近很火的《哪吒》,还是之前的《战狼》,都会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其实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灵魂是来自于剧本,而对灵魂的加工则是导演莫属了。那么,中国,或者说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导演,你可能猜不到其实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而《诗经》里的这首诗《芣苢》也就成为了第一个剧本。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芣苢,俗名就是车前草,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种植物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药。因此,古人就会经常在路边采摘它。

而“薄言”则是表达了在采摘车前草的时候愉悦,欢呼雀跃的样子。

其实,诗歌到了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为,通篇读下来,你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在说着同一件事。但是,就是因为它把这一件事细致的,分镜头的描述了下来,也就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剧本。而每一句也就成为了一个镜头,每个镜头都是一个特写,极致的单纯之美,就是文学上的空镜头。

“有之”则是将镜头从一个采摘的总镜头转移放大到了采摘到手的这一幕。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三四两句还是在讲着采摘的这一个动作,但是将采摘的动作更加具体化了。

“掇”就是拾起来的意思。把采摘的车前草捡起来。而“捋”就是顺着车前草的茎叶从下往上成把地采摘的意思。

这两个分解动作就很形象地将古人采摘车前草的画面描绘出来了。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在三四句描写好了采摘的时候的样子之后,四五两句就是讲得如何在采摘之后将采摘好的车前草盛放好的镜头。

“袺”讲得就是手扶着衣襟,然后将采摘好的车前草盛放好的一幕。这一幕其实是非常有画面感。一群妇女左右扶着右手衣袖的衣襟,右手不停地将采摘好的车前草放进衣襟兜好的衣兜里。

那么,当兜好的衣襟无法盛放车前草的时候,就只能用“襭”了。把衣襟卷起来扎在腰带上,再把车前草放里面。

整首诗在开头先用一个总的镜头告诉了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之后的四句则是仔细地描述了采摘和盛放的细节的动作。

王念孙说到这首诗,这么评价: “首章泛言取之,次则言其取之之事,卒乃言既取而盛之以归耳。”意思是首章泛写采摘芣苢,次章写如何采摘,末章写如何盛放。

方玉润《诗经原始》也做了自己的看法:“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而用孔子的《论语》中的一段很美好的话也可以来形容: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春时节,天气不再忽冷忽热了,变的温暖,春天的衣服穿上了,有那么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朋友,一起在沂水中沐浴洗澡,洗完澡在边上舞雩台上吹吹春天温暖的煦煦和风,回家的路上,一起开心的唱着歌。

想想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吧。所以,能够在那个时代就能导演这么美好的一个剧本的导游也是非常难得的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部剧本,其实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ca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