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从《后浪》刷屏,谈谈我们这批“95前”

从《后浪》刷屏,谈谈我们这批“95前”

作者: RogetChi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0:35 被阅读0次

    5月3日晚,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青年节宣传片《后浪》强势霸占央视黄金档,“五四”青年节当天,我的朋友圈已被《后浪》的链接刷屏。我们这些平日低调异常的“老青年”们,借着《后浪》也趁机“浪”了一下。

    关于这部视频的评论早已严重两极分化,今天不讨论视频,专门聊聊我们这些“95前”的现状和未来,由于阅历有限,还请“前浪”们手下留情。

    一、我已不是曾经那个“青年”

    B站发展至今,我们这批“95前”可是一路看过来的。可看了《后浪》这条短片,我们一边流泪喊着“b站终于出息了!”,一边尴尬地感叹自己已经被b站定义的“青年”所抛弃。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你们拥有了我们不曾拥有的,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是二十多岁,看了这部视频,感觉已经告别了青年。

    于是当天最佳评论——“不转不是中年人”。

    和视频里相比,我们当前没有“后浪”的自由、洒脱,没有选择的权利,热爱的从来不在生活当中,一向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在“00后”粉墨登场来定义青年这个年龄段的时候,“95前”只能尴尬地蹭下热度来给自己打气加油。转发一句: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生活上感到无助,却又渴望被关注,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的样子。

    所以但愿《后浪》能引发的,还有社会上对我们这批“95前”所处定位的思考。

    二、“95前”,真的“out”了吗?

    我们这代人切身感受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亲自见证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谓生在了好时候。

    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就能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来自各界精英的生活方式指南,知道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CEO,什么是明星,什么是名流,从小大家都有着十分“远大”的理想。作为独生子女,全家的资源都集中在一身,从小就报满了各种学习班…

    我们在尚有无限可能的时候被自己和这个社会赋予了极度美好的期许。

    然而我们这代人也赶上了房价持续暴涨,经济动力不足,就业压力巨大。很多人在步入社会后没有兑现理想,反而轻易被现实屈服,成为了房奴、债奴、孩奴。

    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阶级的天花板,感受到了现实的冰冷,感受到了人生的剧本。现实生活逐渐证明我们从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而只是一个普通人。自己曾经期许的样子,也许只存在于日记本上歪歪扭扭的笔迹中…

    可人生终将向前看,我们也许应该换种方式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上限,接受自己的责任。

    毕业这些年,我们褪下了稚嫩的校服,投身于社会的熔炉,成为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每个人的岗位都意味着承担一份独一无二的责任。

    作为一名军人,他和其他同龄人一起守护着一方安宁;作为一名程序员,他可能参与了支付宝的代码编写;作为一名医生,他可能已经挽救了好几个生命;作为一名老师,他可能已经辅导过几百名学生……我们的所作所为,正在真实地影响他人,影响这个社会。

    在与平凡生活的斗争中,我们这代人磨平了当初的棱角,却也学会了能屈能伸,学会了夹缝中求生存。我们在精打细算中学会了制造小惊喜,在为人父母后领悟到了爸妈曾经的艰辛,在历经挫折后学会了自己看到希望,在理想与现实的游离中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我们变秃了,也的确变得更强了。

    同时,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同感也更加多元化。

    “张华考上了清华大学,李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进了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互联网时代,这个命题重新有了为真的可能。我们要庆幸时代这个大门仍然向每个积极的人敞开,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时代这条奔涌的大河上。

    无论什么层次,无论哪个阶层,无论每个月挣多少钱,我们都可以欣赏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成果,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现代生活,可以摆脱地域的束缚,就算身处十八线城市,一样可以自由学习一门语言,一门手艺,可以自由地发出声音并通过社交媒体向全世界广播。

    可能性这东西,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而去。管他是什么浪,我们都在路上。

    “你问我未来在哪里,                              我还年轻,我还年轻。”                              ————(老王乐队《我还年轻,我还年轻》)

    三、真巧,原来你们也在

    五四那天刷朋友圈发现,很多好久没有在朋友圈发表过状态的朋友也转发了这条视频。

    自从工作了以后,我们很少发朋友圈,很少愿意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看到其他人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总是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丝欣慰。

    作为同龄人,我们曾一起经历了社会给我们的“新人红利”,一起经历了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一起从哥哥姐姐变成了叔叔阿姨,一起迎接着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新阶段。

    虽然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了自己的新圈子,也很少保持联系,但是到了国庆、校庆的时候发个“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祝母校前程似锦”,在鲍毓明事件发生的时候一起骂一句“*#%”,在《后浪》风行全国的时候发个“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加油,我还是那个少年”…我们的生活,又重新在线上短暂聚合,就像许多鲸鱼一起露出水面换气,片刻后,又沉入各自生活的深海之中。

    我还是那个向往美好的人,真巧,你们也是。


                      善待自己,满怀希望。

                                                  2020年5月6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后浪》刷屏,谈谈我们这批“95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cv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