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输出报告2023/025】
8月的第二本书,也是一本育儿书,书名叫《教养的秘密》,这本书买了有一段时间了,读起来比较轻松,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育儿场景和问题,指导性和实操性很强。
这本书一开始就阐明一个观点,从先天个性分析,只有35%左右的孩子才是大家期待的天使,所以不是我们的孩子难教,而只是你困在教养的秘密里。
这本书的作者把最新的育儿知识和秘密,科学完整且轻松地解读给大家,他既不是亲密育儿派,也不是极端教养派,而是科学育儿派。
这本书以场景式育儿的方式展现出来,每一章节前面都是场景漫画,而作者用一句话就能点醒育儿迷思中的父母,各个击破痛点难点,用真实案例告诉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提供教养的思路,当然他也强调了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最科学的教养方式当然是因人而异适合才最好。
摘抄一些我认为不错的育儿观点分享给大家——
教孩子思考,不要只用情绪,要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
影响孩子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用爱打造亲子好情绪”。
逆境力,才是给孩子一辈子最受用的礼物。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引导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帮他处理问题。
“打”直接产生的是生气、怨恨,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只会让孩子的行为更糟,不会变好。
教养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
所以并不是“你不会当妈”,而是要“放下当超人妈妈”的念头。
有了孩子也不代表你要牺牲自己的休闲娱乐,而是应该适时让孩子也融入你的活动里。
有时候孩子
的一些行为问题,往往可以看出他的家庭问题。
把原本禁忌的话题搬上台面,公开讨论后,能降低孩子对错误行为的好奇心,又可以刺激孩子思考,这种引导的教育,一定比禁止教育有效的多。
在教养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孩子也会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
如果孩子要找你,而且是带着情绪的,请先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感觉到关心,并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需求,再决定你下一步的做法。
分离焦虑往往建构在“害怕”的情绪上。
教养不是补习,没有好行为速成方法,温和的引导才最有效。
帮太多,禁止得太多,是现代教养的通病,我们身为父母,真的不自觉。
父亲这种粗野风格的“玩闹”,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情绪的重要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