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
很爱吃元宵
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了四十多所谓的元宵
直到今时今日
才明白
原来我吃了几十年的东西它不叫元宵
而是叫汤圆
![](https://img.haomeiwen.com/i4750736/0969287fdc9a9d47.jpeg)
起因是先生单位元宵节发了一大袋福利
里面就有我在天津满大街元宵节看见的
现滚的元宵
我向来不以为意
心底没有来由地觉得北方人粗糙
做个元宵还要机器滚
看着粗糙的样子
也没有食欲当然也就没有买来吃过
这一煮
更加确定了我看见它时的推断
太粗糙了煮了一锅面糊涂水
饶是我如此爱吃元宵的人
也实在接受不了这里面的馅料
五花八门
我一碗六个汤圆里
吃出了巧克力,花生,草莓,居然还有薄荷
一个比一个惊喜
吃到后来我看见就头疼
今天看着还躺在冰箱里的元宵
想着扔了可惜
又煮了四个
煮好后
只将元宵取出来
面糊涂水放盆里留着洗碗[捂脸]
元宵放入我炖好了小米粥里
这样吃勉强能接受
但实太好奇了
吃饱喝足
问问万能的度娘
才知道
我这个井底之蛙有多狭隘
所有也一样好奇的朋友
建议百度下元宵的汤圆的区别
不由得感慨
由于生活在南方
对于北方这些不懂也含糊过去
推而广之
发现我们大多数人
面临在异地见到的一些与本地
或本人生长环境以及经历过的事物
不一样时
或毫不起念
或一闪而过
或起念妄下评论
又或是深究到底
无论哪种
都是我们每天正在经历的
很多人在说
要想怎样怎样
提高认知
好像太多事情都与认知有关
但
究竟何谓认知
又如何提高认知
光靠书本上各媒体里的片段信息
我们以为可以提高
又或是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
我们也觉得可以提高
可往往忽略了
能够最快最全最有效提高认知的方法
便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童心
不断去探究看似寻常的事物
(如此说来,是不是看到问题百度一下就可以提高认知了)
那又是大错特错了
不知你是否发现
根据每个人的搜索习惯
大数据很多时候给我们推出来的答案
大多是我们想要的
想看见的
排在前面的答案
很难有跳出我们认知之外的
除非你有耐性一条条翻下去
但是
如果你真较真了
看下去了
你又会发现截然不同的答案
于是
这就又糊涂了
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玫瑰]
有意思啊
生着
且活着的人们
如何在滚滚红尘里
保持自己的清醒
经历自己的课题
实践自己的所学
不忘初心
取得自己经此一世的“真经”
路
长且远
但
非常有趣
虽
人各有志
愿
矢志不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