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又吵了起来,
我只想点开歌单,坐窗台,望着外,想未来,
早已无所谓这陪伴,但我不能不能不能置身事外”
湖南卫视《歌手-当打之年》,正播放着奇袭歌手秦凡淇《不透气的房间》,我和好友梅子蜷坐在沙发里,房间的气氛莫名的凝重起来。刚刚俩人还在模仿上一位歌手周深可爱的踢腿动作和嘲笑黄霄云的仙女衣品,秦凡淇一开嗓身边的梅子显然安静了。
“妈妈为了你这个家永远不会散
可是妈妈 这房间已满是伤害
爸爸一身酒气来我的床头
我猜他以为我睡了
我也希望我睡了”

梅子的身体似乎有点僵硬,好像压抑着什么。我屏住呼吸想听听她的气息能告诉我些什么。
“爸爸妈妈为了你永远不分开
等你长大以后你才会明白
妈妈妈爱你
妈妈妈爱你
妈妈妈 妈妈妈爱你
妈妈为了你这个家永远不会散
可是妈妈 这房间已满
妈妈妈爱你
妈妈 我也很爱你
但你得学会更爱你自己”
“爱你个鬼!明明是她自己更爱自己!”梅子终于爆发了。
梅子是大学里的好姐妹,一直都是乖巧惹人爱的女孩子,事事周到,替别人考虑,乐于助人,从来没跟任何人红过脸。外人看来她脾气和修养极好,但真正了解她的才知道这是她内心小孩使然,脆弱的不敢同别人有正面冲突的勇气;感觉被冒犯的时候只有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能跟别人有confrontation;也愿意通过忍让吃亏和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一直佩服她“情绪得体”,但她太过考虑别人感受有时候甚至把令别人开心和满意为己任的态度,着实让人难免感叹,懂事的孩子皆可怜。
看梅子今天的表现,你就知道懂事的梅子的背后有个不懂事的妈妈。
梅子的妈妈一直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跟歌里唱的不一样,梅子小时候家里的吵闹都是妈妈一个人的独角戏,爸爸从来不吵,还要在梅子跟前嬉皮笑脸装没事,要么是哄妈妈,要么就是不说话,但是后来爸爸也不怎么在家,回家也是一身酒气。
妈妈生气的时候,梅子还要加入爸爸的行列,一起去哄妈妈,逗妈妈开心,希望家里能尽快恢复平静。只要妈妈破涕为笑或者愿意跟爸爸说话了,梅子简直觉得如释重负,天空晴朗,心情都特别灿烂。

小一点的时候,梅子也不懂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碰上妈妈不高兴了,只会竭尽全力地去讨好妈妈,做鬼脸也好,撒娇也好,哪怕爸爸不在家,只有她自己,也得想着法子逗妈妈开心。
梅子是妈妈最知心的朋友,会对梅子说爸爸很多坏话,每次听完梅子都觉得爸爸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但爸爸回家了,看见爸爸温暖的笑容,在梅子面前满满正能量,梅子心里也犯嘀咕,爸爸好像也不是那么坏呢。而且妈妈心情好的时候跟爸爸也能有说有笑的,梅子心里也纳闷,怎么可以喜欢坏蛋还可以跟坏蛋做朋友呢?
后来长大了,能够看懂一丢丢了,除了继续当小棉袄以外,梅子还会讲很多道理来劝妈妈,希望妈妈不要生气,不要生爸爸的气,不要不理自己;再长大一点,爸爸妈妈在客厅“开战”了,妈妈要拉梅子去评理,小小年纪的梅子可以说出"你们两个的关系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说谁对谁错"。这么富有哲理的话,不知道爸爸妈妈听后是赞叹我娃真成熟,还是心痛惋惜呢?
梅子的妈妈可不像歌里唱的“为了你爸爸妈妈永远不分开”,在梅子有记忆的童年就经常遭遇妈妈灵魂的拷问-“你跟爸爸还是妈妈?”躺在床上看着衣柜上的行李箱,妈妈说明天就带梅子离开爸爸离开家。小小年纪梅子并不太懂什么是离婚,选择跟着身边的妈妈,对妈妈说还是舍不得爸爸,因为爸爸不会做饭,能不能让她时不时回来看看爸爸。这段对话在后来经常被正常情绪时候的妈妈拿来开玩笑提起,说梅子真懂事呢!

这仅仅只是梅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有记忆的听到“离婚”,妈妈可能因为觉得孩子“懂事“,所以可以成熟的对待父母的冲突吧,也从不避讳在梅子面前拽着爸爸歇斯底里,离婚两个词也不绝于耳。梅子躲在卧室里,流着眼泪在门缝中看着爸爸在妈妈的逼迫下写离婚协议书,心惊胆战的看着两个人出了家门,心想完蛋了,这下终于成了离婚家庭的孩子。过了一会儿又看着两个人回家,各忙各的,也没有人要来卧室拿行李箱。
大学里梅子有次在寝室失态狂哭,因为妈妈给她打了电话,说已经决定跟爸爸离婚了,爸爸也同意了,第二天就去。然后数落了爸爸的各种滔天大罪,说的特别冷静和笃定,好像要让梅子记住爸爸就是离婚的最罪魁祸首。梅子心想这下动真格了,电话这头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但是她安慰自己我长大了,离就离吧。第二天过去了,第二个星期过去了,梅子都没敢打电话回家问离婚后的状况。心里有时想起,觉得可能离婚也就那么回事,不想去管了,我已经长大,与我无关。第三个星期,妈妈又打电话过来了,梅子以为妈妈是想来分享下离婚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毕竟喊了二十几年,梅子也很好奇她实现自己终极目标后是什么心情。听到妈妈在电话里指责梅子为什么都不主动关心她第二天到底有没有离婚,梅子知道这婚又没离成。其实过去的三周,梅子也隐约觉得没有离,不然爸爸肯定会发声给自己一个交代的。
“你知道吗?我情窦初开之时从未想象过爱情的美好,我当时只许下一个愿望,那就是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生气,我一定不要男朋友来哄我,我会自己好起来!”梅子看着我说,“从我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开始,我的第一个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I try to be the every opposite of her!不要成为我妈那样的女人!所以经过多年修炼,我情绪冷静,我承责担当,我理性和逻辑”还没等我开口想表扬她,梅子哽咽着说,“但我也缺失很多乐趣,作为女人的乐趣,我甚至排斥女性特质,我妈爱打扮,我就不修边幅。最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孩子,我从来没有任性过,从来没有闹过脾气耍过性子,无理取闹让别人来哄过我!我需要让我在理性上绝对正确,我才有资格不高兴!才有正当理由可以表明态度!因为我最讨厌我妈那样的人,我也不允许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梅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心里很难受,抱着她不说话就让她任性放肆的哭一回吧,因为我体会到她没有任性过不仅仅是因为不允许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而是因为她不敢任性,因为她从来没有被给与过任性后的包容和体谅,没有体会过妈妈无条件的爱。她要去哄妈妈还来不及,怎么敢奢望妈妈来理解和纵容她的放肆?但我没有说出来,因为我不确定她自己知不知道自己是这么的可怜。
看着梅子哭红的双眼,带着本身也是父母的身份,我在想,我们的文化中特别推崇孝道,而且也不缺乏歌颂父母的伟大和无私,这会不会令所有的为人父母者产生了一些错觉,认为自己给与孩子生命就是伟大的生命壮举,是孩子的上帝,因此孩子是自己的附属产品,应该从属于自己?而且认为自己养育了孩子,孩子应当对我们感恩戴德,也对我们的生命负责。因此会有很多经不起推敲,但又被传颂的育子良方,比如无不是之父母,比如养儿防老,等等。仿佛生养了孩子,就有一张“伟人”通行卡。
如果是抱着这种上帝和报恩态度的,功利性太强,那同无私根本沾不上边,不能拿父母伟大来裹挟自己的孩子。这种父母即便生养了孩子,也不值得被尊敬。
我特别欣赏我爸爸一直奉行的亲子法则,他说父母对子女之爱和子女对父母之爱是不能要求划等号的,但是这份爱是可以一代代传递下去。每一代父母能做的就是做好子女的起跑线,好好爱孩子,不求子女的回报,因为子女给了自己体验父母角色的机会,因为子女的爱还需要留给他们自己的孩子。
我爱你,爸爸!我也会践行这样的法则,做个合格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