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姑家的路上总有一个小坡,坐爸爸的摩托车经过时每次都会颠簸。而姑的那辆灰色上海牌自行车经过坡时,车铃铛叮叮作响。这时我就赶忙从屋里跑出来,看看姑给我带什么吃食回来了。
姑还没来得及下车就和我说,今天吃鸭子哟!快去洗手。
鸭肉可是不常见的,在家的时候只有来客人的时候或是过节才能吃到的。
一溜烟的跑去洗手,赶忙来到餐桌旁。姑已经将鸭肉摆好了,鸭肉是从熟食店打包回来的,师傅打包时都已经码好了,用塑料袋装着。吃的时候只要将袋子解开,提着袋子顺着盘边拉开,一份鸭肉就安静的摆在盘中。
姑说这是烤鸭。中午干活晚了,来不及炒菜,买份烤鸭。这的烤鸭远没有老北京的烤鸭复杂。据姑的介绍说:熟食店老板极为娴熟的问来往顾客,用勾子从烤箱中取出顾客中意的烤鸭。带上手套,操着一把被烤鸭汁水磨炼的油光发亮的菜刀。三下五除二就将一整只烤鸭斩切成大小适中的鸭块。麻利的用刀身一铲,往打包盒中的塑料袋上一放,轻轻的把刀抽走。一份有头有尾喷香扑鼻的鸭肉就做好了。这时只需打上一小包特制的卤水,一份烤鸭就完美的开启了另一段新旅程。
烤鸭的关键在于卤水,不过对于极少吃到肉食的我。不沾酱的烤鸭也是人间美味。贪婪的我打破了平时的常规,吃了四碗饭。临下桌之前还夹了块鸭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的和姑说,我吃饱了。
那是我9岁的暑假,在姑家旁边的补习班补习,暂住在姑家。姑害怕在这生活不习惯吃不饱饭,每次吃完饭都会询问我是否吃饱了。
极为疼爱我的姑自然是会尽心尽力照顾我。为了满足我这张无肉不欢的嘴,在姑家的两个月,多次买熟食。大多在中午时候,发现姑没有及时回来。我就静静的守在门口,期待着今天姑买熟食回来。有时熟食可能是鸡爪鸭翅膀之类的。但对于无肉不欢的我更在意的是那诱人的晚回铃铛声。
补习结束回家时,爸妈询问我在姑家的生活。我抬头炫耀的说道:很好哦,两个月吃了三次鸭子哦!嘻嘻。
爸妈同时失声说道:三只鸭子!那生活可真够好的。
08年的时候,肉食在我家还是比较少见的。毕竟我可是生活在全国重点扶贫县。
而回到家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菜园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还好,那时候不挑食,爱吃肉是天性,改不了的!
在家的日子,时常想念姑买的烤鸭,期待诱人铃铛。期待着期待着,慢慢的也长大了,姑的那辆自行车也光荣退役了。相对于烤鸭,我更喜欢妈妈做的红烧鸭肉。
(最近细想了一下,还有昨和女友聊了一会。说着日更的事情,文章太乱,没有一个领域。我的回答是:不想写NBA的,每天要去截图查数据,而且时效性的缘故。更加不可能写,但是我得不忘初心。正好今天下午看了会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自己也一直想写一个小说故事,而且今年没有去姑家拜年,有些想念姑了。在外读书很少见到,几乎是一年见一次。想起小学那会在姑家补课的日子,姑尽心照顾我。那就写一个小时候的事。写写我小时候发生的故事,滋当一个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