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其实要生两次,一次是你的爸爸妈妈把你生下来,这只是物理的诞生,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把自己生下来,那是在精神层面的诞生,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出生。
这是听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讲王阳明的心学时讲的,听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里有两个“生下来”,一个是物理性的,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郦波教授说物理的诞生不是最重要的,精神层面的诞生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起初我并不理解认可这句话,因为没有前面物理的诞生,何来后面精神的诞生?从因果和逻辑的角度讲,也应该是前面的诞生更重要啊!
可是后来仔细品味,觉得郦波教授这句话越来越有道理:
第一、不管是物理的诞生和精神的诞生,都是相对于“你”这个个体阐述的,这里的主角是“你”这个个体,而不是父母或者诞生本身。
第二、物理的诞生不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可以抽象为你是被动的;而精神的诞生可以理解为成长的过程,是你人生观的集中体现。而你的人生观形成,虽然有先天环境的影响,但最终的结果则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觉知、学习、汲取、体悟、升华。在这里,你应该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不是吗?任何事,主动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抛开上面两条,仅仅从诞生这个角度出发,我想,物理性的诞生无疑是伟大的,而精神层面的诞生却是最重要的。
再换个角度拓展一下“生”字,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有人在说“重生”两个字?我想,这个“重生”跟把自己“生”下来一样,应该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诞生。所不同的是阶段不一样,时间跨度也不一样。把自己“生”下来是一辈子的过程,也就是要“生”一辈子的。而“重生”可能说的只是一个点,是人生一辈子中的一个转折点,比如“凤凰涅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王阳明在贵州的“龙场顿悟”应该也是同一范畴。不过,不管是“凤凰涅槃”还是“龙场顿悟”,看起来好像仅仅描述的只是一个点,但究其内涵却还是人生经历,是大起大落或者在经历极其困苦险难甚至九死一生之后的豁然开朗与大彻大悟。在某种意义来说,“重生”,在一辈子的历程中甚至可能有好几次。
再说回来,关于“生”的物理性和精神性,重要或者不重要,我想,这都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真正应该关注或者说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要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也就是只有看清了“生”(事物)的本质,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明白“生”而为人的意义。或者,我们也可以去参照王阳明“龙场顿悟”时半夜喊出来的那句“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去定义自己的人“生”。
圣人必可学而至——娄谅(明)
(郦波教授的话,使我对“物理”两个字产生了更多的联想,这也是启发我最近的文章经常用到“物理”两个字的原因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97026/17b8139843870aa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