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妈妈冒着雨,划着船到桥下躲着计划生育的人生下来的,还没等到爸爸喊来接生婆,妈妈已经把她生下来了,妈妈自己剪了脐带,因为逛起了大风,河里掀起了大浪,不下船必死无疑,爸爸赶来时,以为她和妈妈会被沉入河里,可妈妈顶着疼痛一个人把船的一头拖到了岸上,她在船上睡的好好的,而妈妈已经累倒在岸上。她听着妈妈述说生她的过程,在旁边哭的不能自已,心疼妈妈,怪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让妈妈遭受那么大的罪,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为什么生下我呀,我就是一个多余的,你看我现在都没出息,没恋大学,也赚不了多少钱,给不了你们好的生活,生我时你多疼”。妈妈反而笑着扯着自己的衣服(刚好那衣服是我买的)说:“你看,我多亏生下了你,你给我买这买那的”。她听了妈妈的话,有了一丝丝安慰,不再那么自责。
她之所以能生下来,也是爸爸还想要一个儿子,可偏偏是个女儿,也许她感应到了爸爸的心愿没得到,她打小就乖巧懂事,生怕若得爸妈不高兴,乖巧到爸爸抱着她整天打牌都不哭,妈妈说爸爸就是整天抱着她去玩打牌,都不做事了。
在她的记忆里,她还小时,爸爸是一个跟她玩的小伙伴们爱开玩笑的人,是一个满脸挂着慈祥笑容的人,吃鱼时,爸爸经常先把鱼头夹掉再夹给她吃,因为她不喜欢吃鱼头,可慢慢的长大,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和她的哥哥不听话,爸爸变得沉默寡言,吃饭时不准她们几姐妹说话,对于她的哥哥,爸爸不会教育他,到忍无可忍时,爸爸就会暴打她哥哥一定,亲眼看到爸爸用很长的扁担打她哥,她在旁边看得瑟瑟发抖,而她哥倔强到不掉一滴眼泪,还有没钱给她姐和她交学费时,她爸也是狠狠的一巴掌甩给她姐,但在她的记忆里爸爸从未打过她,她爸每次发完脾气或遇事时就会躺床上睡觉,不吃不喝的,以此来逃避对事情的解决,她现在也像极了她爸遇到事,就想躺床上睡觉,去逃避,恨自己的无能。现在看到爸爸这样更多是觉得爸爸可怜,心疼他不会表达情绪,自己一个人憋着,不会跟家里人沟通。
妈妈,在她的眼里是个勤劳苦干的人,不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很耐苦,做任何事都是自己硬抗着做,明明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了的体力活也要去做,她劝她的妈妈不要这样累着自己,她妈妈就会说,我不去做那谁去做,你爸懒得要死,什么事都不做,那我不做,全家人都饿死,她每次听到她妈这样说时很烦躁,心里面也会想怎么就摊上这样的爸爸,一点都不心疼妈妈,她自己也会开始自责,怎么就那么没用,妈妈那么累,是自己没出息,让妈妈那么辛苦,也怪她自己为什么改变不了爸爸,帮着妈妈做点事,她很心疼她的妈妈,她也就帮着妈妈干活,在她能承受的范围内,把家里的活全部干完,哪怕做的明明腰累的直不起来,只要能忍也会继续做。她的这种耐苦精神完全复制她妈妈的模式,在工作上如此,生怕别人吃了亏,她自己不停的干活,在店里缺人的情况下,连续上了一个月的连班,站的脚趾上的都出死血的那种,也不愿跟别人讲,让别人代替下,独自承受。跟她上班的员工讲,跟她上班都被她宠坏了,什么事都不会做。但她在亲密关系里,她活成了她妈妈的反面,什么事都要和老公一起做,或分工。
也许她听多了妈妈的抱怨,妈妈的诉苦,她自己也活的很自卑,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够花的人,做什么都不如别人,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她一直觉得自己有问题,为什么如此的胆小,生怕若惹是生非,生怕惹对方生气,小的时候,她自己认为还小,长大了会好点,胆子会大点,可她慢慢的长大,这模式一直在,尝试新的事物时,还是会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
还好现在网络的发达,她在手机上接触了心理学,慢慢的找到自己,一点一点的变得自信,自己的不够好,不是自己真的不够好,那只是以前的旧观念,是把妈妈的投射内化成自己的观念,她有权做她自己,妈妈的不开心,不是因为我她不够好,是她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爸妈的关系是他们自己选择这样的相处模式,她无法改变他们,她可以尊重他们。
最后对她自己说:“没事,慢慢的改变,会遇见未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