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2评析】
本案例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有嘴动(机械的、直接的、显而易见的),思维不动或者
几乎没有学生真正独立的思维活动,所谓“动”而不活!
不难发现,本节课几乎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且教师的提问没
有形成很好的问题链。同时,问题本身的含金量不高,造成学生死板应对一个个割裂
的、很难激发学生思维的所谓问题,思维不可能活起来。
问题:
①嘴动,思维不动或动而不活,没有真正的独立思维活动
②问题含金量不高,提问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好的问题链,很难激活思维
建议做如下改进:
(1)精心设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比如,在集中出示几个算式后,便出示问题:仔细观察,先独立梳理你所有的发现,再与同桌交流、反思。
(2)设计主题集中的数学活动。比如,可以设计两个小活动,一个叫做“算一算、想一想”,另一个叫做“议一议、理一理、思一思”。前者意在基于基本计算,发现第一层次的数学问题,比如答案都是1等。后者意在基于前一个活动进行深入、集中的思考,比如,尝试回答“为什么算式的答案都是1”等问题
建议:
①设计能启发思考的核心问题
集中出示算式,再出示问题:仔细观察,先独立梳理发现,再与同桌交流、反思。
②设计主题集中的数学活动
设计两个小活动:
一个“算一算、想一想”
另一个叫做“议一议、理一理、思一思”。
前者意在基于基本计算,发现第一层次的数学问题,比如答案都是1等。
后者意在基于前一个活动进行深入、集中的思考,比如,尝试回答“为什么算式的答案都是1”等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