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师的经济学课,讲的是经济学,但没有只讲经济学。这门课给你的是一种,“地道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课,是写给每个人的人生指南,收获了经济学的思维,可以迁移到生活、工作中,处处受益。
比如,薛老师在《选择与成本》这一讲中讲到,经济学是一门讲究选择和比较的学问。
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有很多指标,比如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联想力。但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关键时候,做正确决定”,也就是做选择的能力。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稀缺”,也就是资源不够。你就得做选择,你就要做权衡。你要在天平两端放上正确的东西,去掉不正确的东西,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的比较。
而经济学要做的,不光是告诉你,怎样才能把不相关的选项拿走,在天平两端放上最合适的选项。而且,经济学还告诉你,做比较的时候,不光要看那些你看得见的东西,同时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那些,需要通过推测才能看见的东西。
仔细想想,假如生活中,我们看问题、下判断太过粗糙,到了需要做决定的关键时刻,我们往往会觉得茫然。只有在平常,就对很多问题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就像我们经常会说“急中生智”,这个“智”从哪里来?它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平常的思考中积累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