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方言的未来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尼采云:“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有汉字,有汉语,有普通话,有方言。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不能遗失。
中国之大,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千米;省份之多,七十个省级城市;地域之广,几百种方言形式。根据所处的地理区域,方言的种类与数量也纷繁复杂。首都有“京腔京韵自多情”的特色北京话,江南有醉里吴音相美好的温婉小调。很多方言中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和代表性。以陕西为例,就有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区,各自方言也大不相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各个地区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品质,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人文情怀。因此,即使北方姑娘嫁入江南水乡,虽然语言不通,但也往往会为当地的人、事、情、景而触动。
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大力推广普通话,而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稳健发展,经济政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普通话,也成为相互交流的必备技能。如果张口一句城乡结合语,恐怕会被人笑死。所以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
书林新叶催陈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忙碌的人群更加忙碌,使得文化也速度更新。
优秀文化需要物质载体才可流传更深远。
如果呼唤和称谓变成了交情,如果口语都变成书面语,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有亲情,乃至独特的文化风情。
我们应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以物质为载体。国家应推广方言,保护方言;社会应开展相关活动,个人应尊重文化,敬畏文化,国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地域文化的传承。
任何的成长和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正如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发展,也是各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如果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耕耘,如何获此殊荣?
正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把方言找回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推进,普通话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共性语言。而代表地方特色的本土语言地位也愈加尴尬。语言作为文化的反映,方言的尴尬不也正是地方文化的尴尬吗?在趋同的大环境下,我们还要保持特色,让方言不尴尬,让它回家。
无论是“你侬我侬”的江南水乡,还是“俺们俺们”的齐鲁大地,抑或“额的额的”的关中平原,地方特色都通过方言展现的淋漓尽致。试想一下,当年的唐太宗是否会站在长安城头喊出“额的,额的,都是额的。”千年的地方文化自有其独有特色,可能不太精彩,不会夺目,但绝对感情深厚。毕竟“阿妈”代表的含义丰富,通用的“妈妈”到底还会差了一些。“老爹”和“父亲”间、“爷父俩”与“父子两人”差异立判。如果在说话交流的同时还需要感情,请把方言找回家。
江南塞北共同构成了大中华,中华有声音,但不应全是一种声音。工作、学习、交流、旅行都要用普通话,从小学习的也是普通话,进入学校,无论是教学区的门口,还是学校的报栏,都大大地书写着“请讲普通话”。
但方言也不仅仅只能存在于祖辈口中,普通话的交流,多份礼貌,但还是少份亲切。如果何时何地都是普通话,这种礼貌又会驱走多少亲近,不求推而广之只求能传承下去,在家乡这片土地上能有方言的声音,还请把方言找回家。
美国幅员辽阔,建国不过三百年,五十多个州,三大人种,语言繁杂,形式多样的美式英语,也保留着各种地方口音,以至于加利福尼亚州与纽约州的英语都会让人怀疑是否为同一语种,但也正显其特色。依依带水的日本,也不有这关系,关东两种话;英伦三岛上的王国,不也有诸如剑桥口音、苏格兰口音等诸多口音吗?统一语言并不是让地方语言消失,推广普通话也不是让方言失掉传承。但应犹如天平不应失衡一样,要在共同语言和方言间寻找平衡点。因此需把方言找回家。
西安的街头,不应都是“我们”,还应有“额们”的声音;泰山底下,还应有“俺们”玩耍;烟雨江南,还应有“侬们”言笑晏晏。别让方言找不到回家的路,别让礼貌化为距离,还请把方言找回家。
乡土文化亦诗意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江浙地区的戏言,仍不失古韵美。在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如何保持乡土文化,如何平衡过去未来的文化,如何发扬传统方言,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江南多细雨,多美景,也不乏美曲。一曲离人愁,可让你如痴如醉于如画江山;一句黄梅戏,可让你倾倒于万个繁华。时代在变迁,工业文明逐渐扩散,将古村的寂静打破。或许是为了世上再也没有萦绕在老人耳边的亲切的乡曲。街头上人头攒动,汽车轰鸣,敲击的键盘声,或许正傲娇的向世人宣告,新时代即将到来,二十一世纪必定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悠悠古韵,你可否听到?柔柔我心,你是否觉察?真诚的呼唤,相应的到来,哪怕化作青灰,也在所不辞。
“普通话”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崛起的文化象征。而这一活动推广知识,难免会出现差池。比如一些地区将讲方言的农村人称作“乡巴佬”。若是仙族有在天之灵,何不心痛?方言是见证我们民族文化演进的重要语种,蕴涵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情怀,如今它却像迷失了家的孩子,无助而迷茫,悲哉!我中华5000年历史,经岁月的洗礼仍屹立于东方,而如今却毁在自称“现代文明”人的手中。风轻轻吹过,彩蝶飞舞,鱼儿潜底,或许,以后再也没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诗情,再也没有“莲动下渔舟”的画意。
我看见你徘徊在岸边,无声的叹息划过千古岁月,在汨罗江边流转;寒光掠过湖水,再也听不见那首一首的悲歌,那绿了江南的清风早已成了钢筋水泥下的渴望,那红了清秋的枫叶,早已被城市绚烂的霓虹灯替代。
方言,呼唤你回来!
回来吧,这里如今也有大大小小的文人院落;回来吧,端午节时,渔船浮遍江中。我相信,会有一天,说方言的老人在夕阳下拉着二胡,说普通话的人谈论公事。静谧的夜晚,蝉鸣伴着醉人的琵琶声渐入梦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愿中华之文化,中华之精神与天不老,与地不灭。
方言
于尘埃之上,一条古龙盘踞,绵延千载,牵起了秦汉的明月,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曲调,当今的方言。
语言可用来传递文化,传达信息,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特色,是文化沉积的结果。乡土方言的消亡,并不仅仅是消亡的尴尬,还是一种文化的消失,是一种遗憾和惋惜。
一株春花之树在晨光微曦中透露着生命的活力;一口青铜巨钟在昏黄斜阳中记录下时间的传奇;一种方言,在朝阳的映衬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古时周王朝称陕西方言为“雅言”,可见如今的方言可能也是曾经的“普通话”。方言给当地人的语言带上了一层不一样的魔力,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日常生活中,偶尔的闲谈里,还是宜以方言为主。
老北京的“柴火妞儿”,东北的“大碴子味”,江南的软侬,勾勒出出一幅幅不同的画面,营造出一个个不同的意境。可见方言不仅仅在传递信息,更影响着人的性格塑造。不同的方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风情:北京话的直爽,东北话的豪迈,江南画的温软。
倘若一味推广普通话,这些文化风情都变成了规范格式的书面语,便没有了起初的韵味。方言用自身的魅力,将乡情、亲情紧紧糅合在一起。倘若孤身一人漂泊在异乡,听到熟悉的方言,便不禁会两眼汪汪了。
方言传递的不仅是当代的情,还有悠久历史长河中的意。祖先们用自己的实践和时间的积淀,创造出一个个不同于普通的词汇。给这片大地上的每个灵魂都系上一根线,让这条线不断壮大、变长。
当代人或许意识到了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无名之辈》,剧中人物采用四川方言,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体会到不一样的四川风情。
推广普通话不无道理,统一规范的普通话有助于方便交流,但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方言的保护,莫让方言的光辉暗淡。
“不论是黄昏,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正如希腊诗人乔治·赛福斯这首小诗所说,不论普通话有多方便和普及,我们仍要守住方言的风情和芬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