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乍暖还寒之后,终于迎来了万物复苏,气候转暖的清明节。每年说到清明,无论老少妇孺都会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
如果说,从几万首全唐诗中,只选五首的话,杜牧的《清明》一定榜上有名,因为它的知名度实在是太高了。这首诗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家喻户晓,流传千年的今天,它已成为全体华人的启蒙读物。
杜牧生于中晚唐时期的公元803年,他是一个超级颜控,还是一个擅长投胎的文学家。他家是唐朝的豪门大族,家世之显赫在历代诗人中都属凤毛麟角,可谓“一门朱紫,世代公卿”。
他的祖上曾是上层统治人物,魏晋以来就世代为官。十六世祖杜预是晋代的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曾祖杜希望文武双全,深受唐玄宗器重,历任刺史和太守。他骁勇善战,斩敌首千余级,令吐蕃畏惧。
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封岐国公,历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高居相位长达十年之久,是一个在中唐时期有极大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曾经撰有《通典》二百卷。杜牧的两个伯父分别官至司农少卿和桂管观察使,其父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从兄杜悰迎娶了宪宗爱女岐阳公主,后来官至宰相,封邠国公。杜牧出生时爷爷仍为宰相。他的父亲杜从郁曾任左拾遗、秘书丞、驾部员外郎等职。
杜牧的家在唐朝首都长安的安仁坊,他曾在一首诗中低调炫富: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他最愿炫耀的还是自己家族的诗书文脉:“上都有旧第,唯书万卷,终南山下有旧庐,颇有水树。”《上知己文章启》文中谈到的旧第,实际上是一座位于长安城中央的豪华相府,而杜家在长安城南郊30里处,还有一处樊川别墅,那是一方规模宏大的宰相园林:“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
杜牧出生时,距离“安史之乱”已过去五十多年,唐朝正陷入藩镇割据跋扈、宦官专权擅政的混乱衰败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正直士人需要经受巨大的考验。
杜牧在祖父和父亲的荫护下,度过了十年美好时光,拥有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极为丰富的少年时代。虽然到了杜牧这一辈家道日渐衰落,但在家庭的熏陶下,杜牧不止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还展露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刘沈叛乱中,将领采用他的兵种分配建议后,打了难得一见的胜仗。
杜牧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是“隔江犹唱后庭花”,也不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也不是《阿房宫》,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给《孙子兵法》写的13篇评注。但时隔千年,没有人注意他评注的《孙子兵法》,但他的诗作却流传至今。比如,在清明节这一天,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首诗作于公元846年的清明节,他从京官外放到池州当刺史,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这时候他43岁。池州是现在安徽的池州市贵池区秋浦县。
查阅出这个点后,对一件事有疑问,杏花村究竟在什么地方?在今天,很多地方都自称是清明当中的杏花村,争论最激烈的就是安徽的贵池,以及山西的汾阳,都自称杜牧当年是在这写的诗。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杜牧写这首诗的地方肯定不是山西。因为纵观他一生的足迹,他没去过山西,这是有据可查的。现在,杏花村的旅游商标是在安徽,而杏花村酒的商标是山西的汾酒。这么一来,同样的一个文化符号,可以由两个不同的文化产业去传承,去进行资源的再利用,进行产业化,而得到好处的都是我们中国人民。
有据可查的是,杜牧曾经就到过贵池的杏花村喝酒。所以,大家如果要真正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要去安徽贵池的杏花村。
一千两百多年之前的清明节,杜牧写了这首诗。那么,杜牧是去扫墓吗?不是。因为他的老家是陕西的西安,也就是唐朝的长安,他们家的祖坟也在那边。
中国的清明节自古有两大礼俗,扫墓和郊游踏青。这一天杜牧外出踏青,然后写下了这首诗。其实关于他写作背景还有一个传说,我们不作为正式史料,而作为笑谈来看看。
据说真实的杜牧很帅,唐宋诗人都风流多情,他在宣州为官时,听说池州美女如云,便到池州游玩。池州刺史崔君久慕杜牧诗才,当下盛情款待。杜牧看不上崔君唤来的一众名妓,提议在江边举行一次划船比赛,这样全池州的人都会来观看,到时他就在人群中慢慢寻找,或许可以觅到中意之人。
崔刺史就按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划船竞技。那天,果然两岸观者如织,可直至傍晚,杜牧仍无所获。眼看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个看起来十二三岁,紧贴着一位乡村老妇人站着的小姑娘,吸引了杜牧的目光。他激动地说:“这个小女子清丽脱俗,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是庸脂俗粉啊!”
崔刺史听了,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上来谈话。母女俩都很害怕,低眉颔首局促不安。杜牧彬彬有礼道:“二位不要拘礼,我今日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姑娘尚未成年,我也功名未成,就以十年为约,用不了十年,我必来做这里的郡守,到时定来迎娶姑娘。”老妇人和小姑娘点头同意,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别过之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池州和这位绝美的女子。可他官微职低,不能提出调任池州的请求,等到好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接连写了三封信,请任池州刺史,终获调任。可等到他差人带厚礼找到老妇人家时,已物是人非。那位姑娘已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
杜牧将姑娘母亲叫来,老妇人抱着外孙来见他。杜牧责问道:“当年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于我,为何违背诺言?”
老妇人低头看着怀里的外孙,叹气说道:“相公啊,你也知约定的是十年,可现在已过去十四年了,非是我们不守约,是你不守约啊。”
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沉默无话,只能祝福姑娘一家人能够过得幸福快乐,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这一天刚好是清明节,杜牧心中非常惆怅,所以写下这首《清明》。
当然,这只是戏说,没有史料可以佐证。所以我们姑且当做笑谈。
现在看回这首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为什么这首诗能流传千年而不朽,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通俗,能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
这首诗从标题,到七言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浅白、亲切,但是诗的整个意境,又营造出极为深远超脱的文学感受,足见杜牧出神入化的文学技巧。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那么,这首诗的意境好在哪里,什么地方让我们产生共鸣?就我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说,当年初次读它时,最让我动容,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断魂”这两个字。“断魂”跟前面的“清明”之间,形成了一组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够体会到的那种文学感觉。
清明本身很肃穆,大家要去扫墓,然后这一天又下着雨,更加增添了人们哀悼的心绪。然后路上的行人呢,他的整个表情是断魂。“断魂”二字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它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情绪低落、惆怅、哀伤,但是“断魂”恰恰跟“清明”对应的时候,这两个字才显得尤为出彩,突然间让整首诗、整件事情,发生了一个转折。
接下来,“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个“酒家”升腾出一个希望,前面的色调是黑色的,让人觉得很压抑。这时,“酒家”仿佛是茫茫大海当中的灯塔,突然间另外一个形象又跳出来——牧童。如果这个时候出现的是“老翁遥指杏花村”,两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说牧童,我们就很自然联想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孩牵着一头牛,或者坐在牛背上一个小孩,而小孩总是充满朝气的,他不知道什么是悲伤,他远远地指着前方说:“那边有一个村子叫杏花村,那个地方有酒家。”
写到这里,突然间戛然而止,有了酒家,行人去到酒家饮酒了吗?饮完酒之后还断魂吗?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留给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这就是言有惊,而意无穷。
这就是让我们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思索,而这首诗的开放性,“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他者?还是杜牧自己呢?“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谁在问,是杜牧在问,还是说他者在问杜牧?这个上下文之间没有明说,所以就造成了我们今天理解上的一个开放性。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他自己“欲断魂”,然后去问酒家?还是诗人看到别人去问酒家?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杜牧只活了五十岁,他病重后的回光返照之际,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写了最后一篇文章,也就是给自己写的墓志铭:“年五十,斯寿矣。某月某日终于安仁里。”
杜牧还很冷静地嘱咐自己的身后事,他准备把自己的文章全部烧了,在外甥苦苦哀求下,才留下了两三成。杜牧去世后,外甥将杜牧的诗文450篇,编为20卷的《樊川文集》。
乐观主义者总爱说,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可杜牧生不逢时,他生前的光被深深地埋没了,倘若他生在盛唐,或许是另一种结局。此后的一千多年时光,他的光才慢慢显露,他的诗文被反复诵吟,曾经压在他头上的状元、榜眼、探花,没一个人记得,只有与他有关的历史人物才会被偶尔提起。不知道这份被读者延续了千年的回忆和想念,能否让积郁一生的诗人得到些许释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