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玛戈莉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异常漂亮。她来巴黎谋生不幸落入风尘,沦为一个受人歧视凌辱的妓女。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公子竞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白茶花,人称茶花女
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茶花女》的爱情在小仲马的原著里有说到”山茶花一个月里二十五天是白色的,另外五天则是红色的。”这毫无原因的颜色变化也许是暗示玛戈莉特的悲惨结局,但究竟什么深意我们却无从得解。也许山茶花是在给这个悲剧的女主增添一种异样的美。原著中也说“玛戈莉特虽然过着放纵的生活,但她的面庞却呈现出纯真的神情,甚至还带点稚气,这点让人很纳闷。”
茶花女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只有身体健康的时候身边才会有朋友,临终前一人度过。”其遇到的N伯爵或是G伯爵(因为结合电影跟文学作品(翻译本)有出入所以暂以N,G伯爵)也只不过是贪恋其美色的权色交易与爱情无关。而玛戈莉特也只是在出卖自己的肉体。如同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中的风尘女子的形象一般。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她所深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客观原因也不会让其有其他的谋生手段。
同时她的命运悲剧又和她自己有很大的联系。在开始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老公爵,戏剧化的是玛格丽特和老公爵已故的女儿长得很像。于是老公爵对待她如同女儿般真挚,并做出承诺只要她不再继续之前的生活方式他可以保她衣食无忧。但作者的残忍描写是——她还是不能改变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
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茶花女》的爱情也许玛格丽特最错误的选择不是没有接受老公爵这个“父亲”,而是身为一个风尘女子遇到了一个承诺要给她爱情却又没能力为这段昂贵的爱情买单的男人。
可是爱情这样一种美好的感情之于平常人来说再正常不过,如果非要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物质基础上的平淡与轰轰烈烈。
是的,她遇到了一个关心呵护她又懂得浪漫的阿芒,一个没有工作少有可继承遗产的多疑的男人。相约去乡下过日子是美好的,可是这种美好也只是几天,然后就被阿芒的父亲的造访断然截断了。
当然作为一个父亲,不容许自己的儿子与一个风尘女子在一起似乎既合情又合理。可是对作为主动牺牲一方的玛格丽特这意味着失去恋人之痛,寄身其他伯爵之悲,隐瞒内心之苦,承受不白之惑……
而她深爱的男人阿芒,面对玛戈莉特的离去,他没有仔细的推理玛格丽特在一天之内的变化,相反他把他的智慧用在了怀疑玛格丽特上。在那之后他还当众羞辱她,而这样的羞辱对玛格丽特正是是最致命的毒药。
抛开《茶花女》本身,很多的文学影视作品,总是要把女性架到一个道德标杆上,似乎要做出牺牲的只能是女性,比如《雷雨》中的鲁侍平。这些女性都以极大的胸怀去担当为爱牺牲的英雄,更甚,她们有种更怕的心理,就是在这段在世俗看来错误的爱情上她们才是过错方。即便为了那个男人她们已然付出了自己的贞洁,青春,甚至是生命。
我想这应该是中西文化极其相似的地方,没有女人意识只有女性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男性女性是针对于性别上来讲的无关乎个体尊严,女人男人才是一种公平的认识,因为它有把女人当人看。
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古代中国,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只能选择从一而终,哪怕她们要从的那个——是一个死人。同时期的西方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这个信条。或许除却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大部分的作者是男性(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无由之见)。
看茶花女的爱情,比较我们今天的爱情观。不可否认的是: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往往如海市蜃楼,阿芒为了他与玛格丽特的爱情要提早继承自己的遗产,玛格丽特为了自己的爱情也在变卖珠宝以解衣食之忧。
如同一段调侃的话,电视剧里的台词:我没钱,没车,没房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这句话翻译成别的版本就是我没学习,没复习,没写作业但我能考第一。你们信吗?当然我不是极端的物质主义者,但起码的物质是生存和生活的必须。,另外就是信任,两个在一起的人没有起码的信任便是活生生的定时炸弹,不管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一朵美丽的山茶花,享尽了生活的奢华也历经了人生的苦难。她在凄凉中度过了余生,但她写的关于爱情的日记却又让我们在思索这个世界留给她的是什么?她的爱情留给她的又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