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开草
01
“一个女生爱自拍,你会认为这个女生是什么样的人?”在一次讨论课上,我们得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想从中看出每个人不同的回答。你除了“爱自拍”、“女生”这两点外,没再多的信息。一旦回答,不可避免的就是一种标签,就是要看你会贴什么样的标签。
毋庸置疑的是,“爱美”、“自恋”、“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印象在最开始的时候被直接说了出来。这都是直观的看法,没有任何对这种回答的疑问。
接着,更多的回答在人数较多、人的个体性强、回答又不能重复的情况下被挖掘了出来。
有偏向积极一面的回答:
“我觉得自拍只是记录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
“指不定人家真就长得美,爱不时欣赏自己,那也没什么。”
“我就觉得那女生的生活会很精致,是完美主义者,很讲究自己的形象。”
“我觉得这个女生可能想不时看看自己长得一不一样。”
还有偏向消极一面的回答:
“爱慕虚荣,没有什么内涵。”
“这个女生可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吧!”
“孤独、有焦虑感,想要更多建立和别人的联系,渴望被别人看到。”
这时,“我们那些有故事的朋友们”被一并挖了出来。
“会不会是强迫症呢?”一个女生说到自己的一个朋友爱自拍,硬是把手机100%的电拍到只剩10%。但拍了这么多张,最后只发出去一张。旁边的同学接着补充道:“不发朋友圈,可能人家是私发给了好几个人。”
另一个女生回忆到自己的一个女性朋友在朋友圈发了去旅游的照片,当她指着那张自拍跟恰好在一旁的朋友分享,“你看,她还去国外玩了,还发了自拍呢?”
但一旁的那位男性朋友对此不以为然,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
“再怎么拍,她也还是拍那个角度。”
普通人的脸很少是360°无死角,所以,用自拍来寻找自己的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一个朋友在磨完皮后,拍到自己非常好看的自拍照。但她自己也知道这照片太假了,不真。所以她没有勇气发出来,只是自己看看。有些时候,我就很佩服敢自拍又敢发的人,勇敢而且直面自己。”
还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画面场景,“我的一个朋友说自己不爱自拍,但有一次她要给我们看手机里的图片时,不小心点错了文件夹,那时整个屏幕就都是她自己的照片。”
……
会不会有另外的可能:
“她可能是喜欢那些小表情,就爱玩玩这个。”
“她是美拍软件的设计师,她要时时测试研发的软件性能,时时自拍也是一种职业需要。”
但这样的答案,要问了多少人才能问出来?要想多久才不那么地符合大众给的标签?
02
另一个问题是:“一个男生非常爱健身,几乎天天都要健身,锻炼出了非常有线条的肌肉。你会认为这个男生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突然间就简单了些:
“有毅力的男人最有魅力。”
“职业教练,这是他的工作。”
“跟风,觉得健身很酷。”
“为了减肥而健身,健身成功了就上瘾了。”
接着老师分享了不一样的看法:“事实上,我们第一印象都是他要比普通人健康,强壮,也比普通人积极向上。”
“但因为我丈夫是医生,他治疗了很多健身的男生,就发现很多健身的男生其实对自己很焦虑,怕自己身体不健康,怕身材反弹。就像有一个男生,明明肌肉已经撕裂了,受了很重的伤。但今天刚治好,明天立刻就去跑公园、去爬山,没一刻可以让自己歇下来。好了,后天就又受伤了,又来医院报道了。”
正因为这件事,让老师打破了对“健身男生要比普通人健康,强壮,也比普通人积极向上。”这个持久标签的认识。
03
我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演讲上,周传基先生问他的学生,像他这样年纪的人上下楼梯要花多长时间?学生都说十分钟。
周传基先生说,自己身体好的时候只要8秒,现在(演讲的时候)不行了需要20秒,但学生只是看他年纪大就瞎猜。
我们对人的理解都有不可避免的狭隘性,而爱贴标签却是人的本性。贴标签能一下子加强我们对某个人的认识,对某件事的判断,但标签是否正确又不能一时得到答案。
哎,对“贴标签”,我们说什么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