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就像钩子,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起什么名字。” ——《定位》
名字的确很重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在记忆这个数据库中的索引。与计算机不同,我们对这个索引本身是存在认知偏好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将这个“名字”与我们以前获取的信息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认知。
一个无力的、毫无意义的名字难以进入人们的心智。再进一步思考,其实名字本身并无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便是潜意识里形成的这种联系。
“问题不是出在名字上,而是处在产品、服务、价格上。这根本不对。
问题出在地产品、服务、价格的认知上。坏名字不会产生好认知。” ——《定位》
对于马尔代夫赫赫有名的天堂岛,很少有人知道它曾被称为“猪岛”。就在这个瞬间,两个名字是否已经在你心中形成了两种想象、两种画面;没错,这就是名字的魔力,岛屿依旧美丽,只是换个名字便会在脑中形成巨大的反差。
我们不由自主地认为天堂岛才是最符合这座美丽岛屿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是天堂岛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符合了我们脑中对美丽的认知和向往。
这个过程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听到的,也是你想听到的。”这种说法值得推敲,但却不无道理。
这种认知偏好,实际上就成为了我们脑中的一种“竞价排序”机制——认知度高的信息会出现在搜索列表的前面,认知度低的信息则需要不断地“点击下一页”来寻找。
名字虽然只是一组文字,但也可以表现为一副场景或一段影像;联想记忆法,便是试图用重新建立名字与高认知度信息之间的联系,来帮助我们快速的回忆起那些藏在记忆深处不易调取的信息。
人不可貌像
像,在我们脑中赋予了它一种已知的含义,与已有的认知建立了一种关联。对于不了解的人,像就变成为了他的名字。
随着对这个人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原有的认知关联被新的关联所覆盖,像就变成了姓名的关联信息;而他真正的名字,则与我们对他的认知建立了联系。
在这方面,年长的人往往比年轻人做得更好,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冲动、幼稚,而是年轻人脑中积累的认知还不够丰富。
所以,“致知在格物”。
格物就是在脑中不断建立各种名字(概念)与事物的真实关联的一个过程。
人们常说“去接近成功的人,让他们的思想影响你;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让精彩的世界影响你。”
在历经磨难、耳濡目染一番之后,你会在脑中留下一个一个"名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