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仓管员王哥看到我用的是像电风扇一样的烤火炉,便说如果有糍粑在上面烤着吃,那可是绵软香甜,好吃得很。
我知道三姐每年年前都打糍粑,当时就打电话问三姐糍粑有没有做好?她说已经泡了20斤糯米,第二天就打糍粑。
可是第二天晚上她告诉我,说由于饭甑好长时间没使用,蒸到最后,饭甑坏了,有一半米没蒸熟,挑出来给鸡吃了,大约只做成了十斤米的糍粑。但是没关系,吃完了随时都可以打。
三姐家打糍粑,还是用的传统的老方式。其过程是先将蒸熟的糯米饭放在石臼里,用木棒锤捣成泥状,然后把它做成圆盘,放在表面摸了菜油的簸箕里(这样就不会粘在上面),一般是放一个晚上干了后,就先切成长条,然后再切成一块一块的,浸泡在水中。然后,经常换水,可以吃两三个月。这种传统方式做的糍粑,比市面上卖的那种用机器做的糍粑好吃得多。
过年的时候,她拿了一些到娘家。由于过年吃食太多,我们几乎无暇顾及吃。后来还是在嫂子的一再要求下,我煎了两回当早餐吃了。
我从小就不太爱吃杂粮和零食,总是舍不得错过一日三餐饭。但偶尔吃一两块糍粑,却还是觉得糯香可口。
吃糍粑的方式很多,可蒸、可煮、可煎,可炸、可烤,但我最喜欢吃烤糍粑。
小时候,虽然没有钱买零食吃。但快过年的时候,勤劳的父母总会自制一些土年货。如茴糖、爆米花茴糖块、沙炸豌豆、油炸小鱼、糍粑……
那时候,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都起得迟,睡得早,一般每天都是吃两餐饭。我们起床后总会烧树蔸火取暖,在两顿饭间歇时间中,如果肚子饿了,就可以随意吃父母准备的土年货。
小时候我们总喜欢把糍粑放在火钳上,在火炭上烤着吃。烤糍粑不能性急,不能直接把火钳放在明火上烤,要把那些火炭扒在一边,然后把火钳架在上面慢慢烤。烤一会翻一下边,直到两边表皮都烤得略显焦黄且鼓胀起的时候来,我们便取下来吃。
我们根据各自的口味自行调味。喜欢吃甜的就蘸糖吃,喜欢吃咸辣的,就包坛子菜吃,如豆腐乳、豌豆浆、萝卜丁、豆豉等。我不喜欢吃甜食,最喜欢包豆腐乳吃。
真是时光易逝,青春易老!小时候吃糍粑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如昨日,却一晃自己已年过半百。
春节假期转瞬而过,在我快回厂的头两天,三姐给了我十大几块糍粑。她说如果我吃完了还想吃,就给她打电话,她再做一点。
开工那天,我把那些糍粑拿到仓库,用一个小红盆子泡着,偷偷地放在柜子里面。
第一次是王哥烤的,他烤了三块。正如王哥所说,这种烤火炉烤糍粑真是杠杠的,十多分钟,就烤得胀鼓鼓的,而且表皮焦黄。因为火力均匀,比在炭火上烤的卖相更好,捏在手里软绵绵的,咬在口里又糯又香又有弹性。
我在家里已经吃过两次,因此带过来的糍粑尽量想分享给好友们吃。三块糍粑烤好后,我便说我不吃,要他们两个人一人吃一块半。但他们俩执意不肯,非要我也吃一块,说在电炉子上烤得更香,更好吃。
我见他们非要我吃,而且那浓郁的烤糍粑香味确实有点勾起了我的馋虫。我拿起那剩下的一块撕了大约三分之一刚吃了一口。在厂里做杂事的大哥进来了,我赶紧把还躺在电烤炉上的那块糍粑的三分之二给了他。
我跟阳阳和王哥说,要他们想吃的时候就自己烤,我在家里已经吃够了,主要是带给他们吃的。
因为,我心里一直很感激他们俩。
那些笨重的货物,我取样时搬不动,王哥总是主动给我帮助,而且耐心耐烦。
在电脑操作方面,我不懂时,总是请教阳阳,而且每次都是随叫随到,有问必答。
记得去年我刚被调到仓库时,她还没来,是仓库主管(一个20多岁的女孩)在这里,她比阳阳更懂电脑。我每次问她,她都不耐烦,爱理不理的。有时候她还会说,你们品质部的事,为什么要问我们仓库里的人呢?搞得我极不好意思,只好到车间去找品质部的同事问,真的很不方便。
但我也不能怪她,毕竟她确实没有责任和义务教我。幸亏我调到仓库不到一个月,阳阳就来了。有了这位随叫随到的电脑老师,我上班时神经再也不用绷那么紧了。
王哥和阳阳都是我工作上的好搭档,也可以说是好芳邻。在去年的工作中,我真正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
后来王哥又过来烤了两次,我都要他只烤两块,他和阳阳一人一块就行了,我不想吃。
前天我们的小组长下来领料,我给她烤了两块。她也很喜欢吃,当时坐在这里吃了一块,另一块她不好意思要,说留给我吃。我用一张干净的纸包着放在了她的口袋里,说如果她还想吃,就自己吃,如果不想吃,她想给谁吃就给谁吃。她笑着说了声“谢谢”,走了。
昨天舍友周妹到仓库来领料,我又给她烤了两块。她说农村里用传统方法打的糍粑比在市面上买的糍粑香得多。而且她说她的肚子确实饿了,本打算把两块糍粑都吃掉,结果车间里又来了一位领料的男组长,跟她比较熟。周妹只好把另一块给那位男组长吃了。
那位男组长吃完糍粑回味无穷地感叹着说:“这糍粑烤得真好吃!真香!”我笑着附和说:“确实,就是太少了,没有了。”
他们走后,我打开柜门,看到那红盆子里还泡有两块糍粑。我便要王哥他们赶紧烤得吃完算了。王哥和阳阳说不慌,明天一定烤得吃掉,再拖延,又会跑到别人肚子里去。我们都笑了起来。
烤糍粑再香再好吃,吃完这剩下的两块,也就只能暂且打主。不仅三姐家没有了,就是有也不敢再拿过来,领导们知道了,影响很不好。再说过了正月十五便年过节罢了,应该又要投入紧张的工作了。
趁元宵节前,没有很多事,领导们也管得不很严,拿点过来和大家分享。俗话说得好:“百人吃了百人香,一人吃了烂肚肠。”
我们吃的是气氛,吃的是快乐,吃的是友谊,吃的是感恩,吃的也是今后美好的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8336657/56f0fe5f975ad0c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