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这么多年一直在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以前一直在提,现在还有在提的“高效课堂”,还是现在又重新提起的一种新的说法“有效课堂”?
课好与不好,是自我的评价,还是同行,甚至是公开课时听课老师的评价?按我们现在公开课的一些做法,总是提倡老师课前备课,课上讲课,课后评课,而课后的评课总是老师坐在一起交流一节课的得与失,我想这是评价一节课好与不好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我认为作为一堂课的主体对象——学生,参与进来评价应该更合理一些。
而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一节课的话,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应该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一、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一节好课,一定要看的是孩子们的参与度,只有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并积极的和老师一起探索,这样这节课才会有意义,毕竟我们的课堂是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而不是个别的优等生,尤其是有些公开课,总会提前设计好脚本,甚至谁回答哪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一节课下来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在忙着配合老师,而其他的学生好像和整个课堂无关一样,这样缺少了参与度的课堂,总归会留下后患的。
二、有效互动,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语,那也就告诉我们老师,课堂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一定要和学生互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将一些有益于知识掌握的“合作”方式都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人人都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生生有所得,才是一节好课的最终目的。
三、鼓励创新,体验成功
所有的课堂都是生成性的,即使是你讲了好多遍的课,也提前预设好了很多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但只要你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便是相同的学生,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课堂效果,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你从来没有预设过的亮点,会让你眼前一亮,而老师要做的的就是鼓励创新,当我们问了问题“雪融化了是什么?”一直听到的答案是“水”,难道当我们听到的答案是“春”的时候,我们就去否定他吗?我们不应该感到惊喜吗?
四、尊重差异,促进发展
一个班的学生总是会有些差异的,就像十个手指都不一般长的道理是一样的。有的学生掌握知识快一点,而有的学生则会慢一些,我们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差异,不要动不动就说“都讲了八遍了,还听不懂,笨的跟×一样。”“人家都听懂了,就你听不懂?”,这样只能说你不懂孩子,不懂大部分孩子,毕竟一个班里普通的学生是大多数的。(我所在的学校的实际情况)
五、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课堂都是遗憾的,十全十美的课堂几乎没有,就是在全国赛教获奖的老师,下来也总会有一些遗憾的,毕竟课前再完美的备课,拿到课堂上来讲,和学生一碰撞,总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也不要提前预设效果,因为这是无法预设的。既然这样,一堂课总会有一些问题的,有问题下来认真思考就好,以求将来会做的更好。
六、学习反思,总结提高
“一课一得”如果每一课下来,每一个老师都能或多或少的想点什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深思一下学生的“学”,然后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长此以往,不想提高都难。
一堂好课,下来细细思量,如果有这“三声”:
掌声:深刻与精辟——有感悟
笑声:生动与精彩——有兴趣
辩论声:启发与探究——有参与
我想那就成功了一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