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板都是公司的劳模,他们从早忙到晚,加班加点。
所谓功不唐捐,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每一份努力也不会白费,他们的公司当然也多半会越来越好。
但我们也经常看到另一种情况,还有一种类型的老板,每天好像什么都不做,日子过得非常悠闲,公司业绩不但不差,反而可能更好。
两家同行公司,资金实力差不多,如果悠闲老板的公司反而比忙碌老板的公司发展的好。
那么事出必有因,一定是这位悠闲老板做对了什么事情。
而这件事情给公司带来的好处,超过了忙碌老板的勤奋努力给公司带来的好处。
那么这件事情是什么呢,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忙碌老板经常喜欢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而悠闲的老板更喜欢观察思考,然后通过建立一套流程制度,给下属授权赋能,激发每位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各司其职。
因此对公司老板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为公司设计制度。
一说到制度,员工往往想到的就是规章制度,就意味着约束罚款。
很多管理者也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不订几条规矩就管理不好员工。
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制度,高级的制度应该是那些最大程度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工作效率的制度。
同样是制度,好的制度比一般制度的效率可能高无数倍。
有一个分粥的小故事特别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7个人分一锅粥,最开始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分一天。
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自己分粥的那一天能吃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挨饿。
于是大家又推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大家又选举出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这下虽然公平了,但效率太低,花费很多时间,等分完粥,粥早就凉了。
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一个简单高效的制度。
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分粥的人如果分的不均匀,他又最后领,一定只能领到最少的,所以他就会千方百计地确保分配公平。
好的制度多半是符合人性、简单高效的。
公司老板最应该做的事,就是为公司设计各种好的制度。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台机器,制度就是让机器高效运转的系统。
公司老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造这个系统,让机器更高效运转,而不是自己成为一个勤奋的螺丝钉。
许多大公司都是制度设计的高手。
比如微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对食堂的饭菜不太满意。
这几乎是所有有食堂的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
众口难调,要让员工满意太难了,而让供应商提高菜品质量也绝非易事。
做满意度调查,让员工提意见,分析不更换口味的原因,不行就更换大厨,或者增加食堂的预算。
这听起来就知道很麻烦,而且容易滋生贿赂和回扣等情况。
微软是怎么做的呢,它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制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于午餐人数比晚餐要多,利润也高。
微软选两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饭、另一家提供晚饭;
每三个月做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是喜欢午饭还是晚饭?
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如果连续半年,午餐供应商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饭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供应商们很快就能提供比原来好得多的多的服务。
由小观大,从微软解决食堂的制度设计来看,微软的制度设计是多么牛,这可能也是它如此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你是一家稍有规模的公司的老板,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把时间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也就是做一个领导者,负责引导方向和设计制度。
这样不但自己更轻松,公司发展也多半会更好。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