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访对于什么选择都打勾时,那要考虑跟来访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有关,或者来访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什么事情有关。
来访经常会说:“都行,就这样吧!”对于有着无奈型动力的来访,咨询师要在合适的时机跟来访打预防针,这个时机的选择也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过早的话可以会让来访对咨询师产生愤怒。
依从性与顺从性是两回事。依从性是一种社交现象,在特定的社交环境中适应他人的期待,但行为的改变不一定是内心态度或信念的改变;顺从性则是对权威的一种反应,哪怕有质疑也会遵从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当来访没有遵守咨询设置,抱着孩子做视频咨询时,如果没有别的人可以帮忙带孩子,而孩子的年纪又在单独独处时会有一定的危险时,咨询师可以允许来访抱着孩子做咨询,这个时候可以跟来访讨论一些跟孩子有关的互动和内容。
来访讲述说妈妈曾经对来访说过:“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比我们更爱你、对你更好的人了。”但来访既然选择来做咨询,那就说明对这种句是有质疑的,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咨询师给来访打预防针的一个点,防止来访对咨询师的负性移情。
比如咨询师可以对来访说:“或许某些时刻你是可以信任这里、信任我的,但这样的时候你可能也会想起你妈妈说的这句话,这会让你觉得是对她的不信任。”
当一个人体验过绝望,又在跟另一个的关系当中感受到一点点希望时,第一反应或许并不是想要靠近去抓住这一点点希望,而是远离,因为害怕希望之后可能是更大的绝望。
当咨询师试图让来访释放出内心的愤怒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假如来访释放全部的愤怒,咨询师能不能接得下来,如果不能,则需要慎重。
当咨询师对来访使用引导性比较强的技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不然可能会让来访产生被侵入的感觉,给咨询工作增加更大的难度,而一般来说,来访如果能在咨询室足够放松自己、表达自己时,就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来访在跟父母、丈夫、孩子的关系里,都充满了冲突,咨询师需要在工作中对来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诠释。
来访曾经遇到的低谷,不一定代表现在的来访仍然处于弱的位置。当来访没有那么弱,而咨询师一直给来访“补”的行为,可能会让来访感受到羞辱、贬低、不信任,进而影响到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
而且,如果咨询师一直只是给来访“补”,对来访进行跟随,而在该进一步的时候,不能更深入一些,不敢给来访的防御上来一刀,用“泄”的方式让来访的愤怒释放,便会把来访堵回去,也堵住了咨询更进一步的路。
成年人的咨询层次比较多,很多时候就像是“套娃”,真实的情绪、感受、想法等隐藏在一层层的伪装后面,需要咨询师一点点、一层层地去剥开才能看到,这需要咨询师有足够敏锐的觉察和识别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