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分享:姚谦宇
“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即一个国家想要有好的国民,必须有良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是最初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然而良母来自贤良的媳妇,贤良的媳妇来自受过伦理教育的女子。
《女三字经》之<女道章第二>部分原文:
十八九,出嫁时,奁厚薄,随其宜。
勿问长,勿问短,勿妄争,勿自管。
自此后,离娘家,一切事,莫错差。
父母命,哥嫂说,谨顺从,乃女德。
谦宇译文:
女孩子到了十八九岁,就到了出嫁的时候。娘家陪送的嫁妆要随意,不可强求。多少都坦然接受。不必跟父母争长论短。出嫁后离开娘家,一切事宜都处理好,不要出差错。在家时父母的教诲和哥嫂的提醒,都谨记心里并遵照去做。这是为女德(之一)。
谦宇心得:
中国民间留下许多俗语,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的生活经验总结。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说起来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背景,但是有一些朴素而真实的道理,经过了几千年也没有被人摒弃,那么一定有它的道理。
跟今天我分享的原文相关联的俗语就是这句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虽然前几日我已经略微提到,今天则详尽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前半句的意思很明显了,在以前家里孩子多。到了儿子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是要跟儿子分家的,而许多亲兄弟就因为在分家时父母分配不均而产生了矛盾。但有志气的好男儿是不惦记祖上的财产的。
后半句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不管什么时代,女子出嫁时都会有若干嫁妆,为的是女儿以后在婆家有自己的压箱底钱,遇到什么难事的时候不至于太难度过。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担心没有陪嫁或者太少可能会引起婆家的轻视。这样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社会明显。再就是不排除有一些嫁妆是母亲留给女儿的纪念物。一些特殊物品作为嫁妆就是寄托母女相互惦记的一种载体了。古代不同的家庭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给女儿配备嫁妆。与身份相符即可。通常会是红箱子一类的装好。
近代嫁妆箱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以前很喜欢的一出戏《锁麟囊》。整部戏中贯穿着的两个女孩子出嫁时以及后来戏剧性的命运起伏。在这部戏中对于嫁妆有着非常详尽的描述。
登州富户薛姥的女儿薛湘灵出嫁,嫁前按当地习俗给了她一个锁麟囊,取“早生贵子”之意,内中装了不少珠宝。婚期中途遇雨,在春秋亭暂避。恰巧又来了一乘花轿,轿中的赵守贞是贫士赵禄寒的女儿,由于感到身世凄凉,不禁悲啼。
薛湘灵教老仆问明情由,颇表同情,慨然以锁麟囊相赠。赵守贞感遇知己,遂留空囊而璧还珠宝,雨止各去。
六年后登州大水,薛湘灵和家人失散,漂流到莱州,遇见旧仆胡婆,引她到当地官员卢胜筹家,适卢家正为儿子卢天麟雇保姆,薛湘灵得入府中,伴卢天麟玩耍,百感交集。卢天麟把球抛进一座小楼,逼薛湘灵去拾,薛湘灵上楼看见当年的锁麟囊,不觉感泣。卢夫人原来就是赵守贞,见状加以盘问,才知薛湘灵就是当年赠囊之人,改容敬礼,结为姊妹,并帮助她一家团聚。
剧中展现的是富家女儿薛湘灵虽然在父母面前被娇惯着养大,在母亲给她准备嫁妆时表现的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但是遇到大是大非时的处理却能反应出其家教正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在娘家母亲置办嫁妆时表现出的不满意其实只是跟母亲撒娇而已。否则不会在春秋亭“仗义怜贫”,要把整个锁麟囊连带里面的珠宝赠送出去。
当然剧中也展现出赵守贞虽然出身贫寒却能安贫志贞的良好品性。非但不会嗔怨父亲没有钱给她置办嫁妆,反而惦记着自己出嫁后父亲的贫苦生活。难能可贵的是在能接受珠宝馈赠的时候还能守住心性不被物欲带动失去本性。最终只留下空囊作为纪念,果然人如其名--赵守贞!
整部戏当然是阐述中华民族的中华民族“仗义怜贫”、“感恩图报”、“善有善报”的传统道德。但是从一个侧面恰恰让我们看到古代正确教育女孩的一个缩影。
《列女传》中还有一个故事,是一富户嫁女,配送很多嫁妆。结果到达夫家,丈夫担心她不能与其同甘共苦。于是女子让随从带嫁妆回娘家,自己换上普通粗布衣服卷起袖子就去提水了!这故事在今天来讲更不可思议。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差异让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例子,但是这其中的道理却是所有年轻人该懂得的。
当今时代家庭对女孩子的婚姻教育几乎是零。都只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走人生程序而已。嫁妆也愈发变了味道。或女方家的陪送,或从男方要的大礼。这些钱基本都由小夫妻支配。随着人们攀比心理越来越重,价码不断攀升,在农村十几万、几十万的礼金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关于婚姻生活的指导,双方家长都无暇顾及。
那么嫁妆该不要,礼金该不该收。“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这两句话放在如今社会还适不适用,个人觉得还是有道理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这句话的根本意思是在教育成年男女独立起来,为自己的小家努力奋斗,而不是总想着啃老或者惦记着父母的财产。
这样说,可能许多人站出来反驳,说这观念也太老了,现在年轻人结婚,哪个不是把家底掏空,无论男人女人,都要求家里给自己买车买房,为的是不在婆家受气,不让对方看不起。身边一提起结婚,比彩礼比嫁妆的人比比皆是,社会上“拼爹”更是主流,因为现在生活压力太大,没有上一辈的帮衬,都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
其实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不是哪个个人的错,这是时代的错,时代价值观的错误导向带给人们的焦虑感。这个物欲横流、虚荣攀比的时代,年轻人都变得急切的想要拥有一切,他们没有给自己时间去成长,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自己想象中的人生。加上长时间的独特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习惯。
当然就算是在当今社会,仍有优秀的男儿和女儿,靠着自己出众的能力立足,兢兢业业的工作,用奋斗和积累去丰富着自己的人生和思想。我想这句话给现代年轻人的启示应该是:一定要有干劲儿,就算家里有条件,也不能总想着给自己退路,也要知道奋斗的意义,创造的意义,当靠自己站稳了脚跟,那跟靠父母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对于为人父母的人们的启示是:不要总想着留给儿女多少财产,毕竟分家饭,嫁妆衣都是长辈留下的,是有限的,好男好女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的东西才是取之不尽的。你们最应该在他们小时候就教给他们独立和坚毅,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给儿孙最好的遗产应该是正统的家风。
文中还提到嫁到婆家后一切事都自己掂量着做,不要出错,谨记父母兄嫂的教导和提醒。所以,你看,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成家前有过什么样的教导呢?这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嫁到一个完全跟自己成长环境不同的人家,许多关系的面对和处理,诸多生活习惯的差异,能不能收敛自己的脾气等等等等都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女孩子这就开启了另一个阶段的人生经历。
明天我们就分享《女三字经》之<妇道章第三> 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交流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