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笔记之四 廉泉·贪泉

我的笔记之四 廉泉·贪泉

作者: 真没有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22:08 被阅读0次

合肥是包公的故乡,包公的传说随处可见。

合肥包公祠里,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廉泉。据说贪官污吏或为人心术不正者,若饮用廉泉之水,就会上吐下泄,而为官清廉者饮后则无恙。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顺便说一句,李鸿章也是合肥人,毁誉参半的李合肥还出资修建了包公祠,所谓“包家祠堂李家修”——记载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开汲饮,忽头痛,复堙如故。是说也,余窃疑。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

太守头痛或许有其他因素,是否与饮用廉泉井水相关,姑且不论,从中可以看出的是人们宁愿相信这廉泉是可以试出官员是否清廉的。

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合肥地方戏曲剧团庐剧中,根据廉泉传说编写了《廉泉试官》,讽刺那些原本贪劣却硬要冒充清廉的官吏,被廉泉水试出了真相,这更显示了人们对清官的向往、对贪官的憎恨。

世上有廉泉居然还有贪泉。

《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记载:“(吴)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敝,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类似的记载还有。

《艺文类聚》卷九引盛弘之《荆州记》:“桂阳郡西南宿山,水出注大溪,号曰横溪,水甚深,冬夏不乾,俗谓之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也提到:“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辄以犹欢。”

与廉泉不同的是,贪泉并不能试出官员贪腐,却有“饮之者其心无厌”或者“饮者辄冒于财贿”的作用。也就是说,贪泉的作用是让饮的人产生贪欲。这样的泉水实在是让人痛恨。

其实,无论是廉泉还是贪泉,都不可能有着传说中的副作用,泉水本无辜,是人们赋予它们不同的含义而已,反映的是民间对廉和贪的不同舆论场——廉泉让人期待,贪泉则让人唾弃。

相关文章

  • 我的笔记之四 廉泉·贪泉

    合肥是包公的故乡,包公的传说随处可见。 合肥包公祠里,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廉泉。据说贪官污吏或为人心术不正者,...

  • 滕王阁(三十七)

    原文: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贪泉:晋书 吴隐之传记载,距广州20里有个叫石门的地方,有一口泉水,名叫贪泉。饮...

  • 婴童医话(六十二)

    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路,脾运正常则水津四布,胃和则浊气下行。脾胃虚寒或湿热均可导致廉泉不闭,津液失约而口中流涎...

  • 感言

    文/贪泉饮者 电锤打出火,辛苦孰若我? 走村与入户,只为讨生活。 贪泉饮者,原名赵建平,四川省蓬溪县人。

  • 贪泉

    古有贪泉,传说人饮此水,便变得贪得无厌。 西晋时,派驻于此的几任官员,都因贪污受贿罪而被撤职调查,故人们越发相信传...

  • 贪泉

    在一繁荣小县城,这里是繁华的贸易线路必经的小城,各种各样的商贩贸易往来,络绎不绝。城外路旁有一泉水,清澈甘甜解渴,...

  • 读史二感

    《其一·咏贪泉》 志士不饮盗泉水,清官偏酌古“贪泉”。 ...

  • 桷叶飘有怀

    文/贪泉饮者 春日丽阳桷叶飘, 化作春泥孕新苗。 万千须果枝上挂, 待到今夏绿荫绕。 贪泉饮者:原名赵建平,四川蓬...

  • 丽阳独采花

    文/贪泉饮者 蜂蝶萦绕花未残, 佳人忙采欲凭栏。 窈窕身姿独绰约, 引得路人徒垂涎。 贪泉饮者:原名赵建平,四川蓬溪人。

  • 《滕王阁序》暗含的38典故

    21.酌贪泉而觉爽:贪泉是古代明泉,晋代人记载说喝了此泉水会生贪念,故称贪泉。 22.处涸辙以犹欢:《庄子》有“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笔记之四 廉泉·贪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ff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