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朝阳的生活从爸妈离婚后,变得只剩下学习、受排挤、和吃妈妈包好的烧麦、粽子等她回家,还有,一直的第一名。
我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门
朝阳开第一次门,门外是严良和普普渴望的眼神,脏了灰的背心,最干净的,是普普装着一家人的相片铁盒,其实,严良和普普的到来,不过是潘多拉盒子的那根钥匙,随着那扇门的打开,朝阳对妈妈强行拉着父亲签字离婚,对父亲对妹妹的宠爱的那种恨便被放了出来,那里面有着故事里所有人内心的恐惧、挣扎、绝望和不安,张东升便是朝阳等到的那把刀,不过是最开始,刀柄给了严良罢了,严良未想过杀人,朝阳却想着那些人能死去。
爬山
张东升校工代课的真实,让很多那个年代的人心酸。妻子原生家庭的优越感和家人的轻视,秃了他的头发,也磨掉了他最开始爱她的心,出轨的场景成了最后一根压垮他的稻草,也许那也是一根夹在潘多拉盒子的头发丝儿,盒子一开,发丝儿掉落了,最后一道防线松了,便不再戒备自己的心,杀两个人是杀,杀后面的人,也是杀。爬山成了起点,高空坠落,象是张东升的心境,也成了终点,不再爱人,坠入谷底。
秃顶那一个镜头,着实被惊着了,掩盖着的何止是一顶假发,更是自卑到了极点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总是在杀人前,问,我还有机会么?很多人说是在问对方是否还给自己留一个活命的机会,可我却觉得,他是在问自己是否还有忍耐下去不伤害别人的机会,机会象给别人的,可更象是给他自己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张东升给普普买完了所有套餐娃娃,却再也等不到想要娃娃的那个姑娘,那个地方是他起杀心要杀掉孩子的地方,却也是给了他一个“父亲”名称的地方,再也回不去了。
普普的“潘多拉”相盒
第一次普普打开相片盒子,说欣欣要30万治病,弹幕上说,其实欣欣已经死了。当时就在想,也许,欣欣是父母在世时就已经死了,因普普而死,象是另一个朝阳的故事,所以普普才选择了不告发朝阳哥哥,也许,她也在隐藏着自己的秘密。所以才有了打电话说欣欣的事时,台词是:欣欣已经不能说话了。仿佛普普是在和自己说的,欣欣早已死了,怎么可能再说话呢?只因严良太善良,没有看穿罢了。普普想要的30万,也许是欣欣死去之前很久的病症了,30万死死地印在了普普的脑海里,所以一直想要得的罢了。
相片盒子的“潘多拉”魔力一开,便一发不可收拾。朝阳也许就在等着这个盒子的魔力,可他没料到,严良成为了他阴暗角落里的最后离开的那一道光,门关上了,光没了,只留他在人群里,继续当全校第一。很多人说,普普是坏小孩,可不知道,普普为什么变成了坏小孩,是不是她也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有过一次敲门声。
朝阳才是最可怜的工具人
热搜上说,严良是普普的工具人,东升是朝阳的工具人,可谁想过,朝阳才是最可怜的那个工具人?他本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他的全校第一,做妈妈的乖孩子(哪怕是被迫的)。朝阳一直记得,是母亲逼着父亲去签字离婚,从那以后,朝阳变成了母亲的工具,母亲恨丈夫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恨那个比自己年轻貌美抢走了自己丈夫的女人,伏笔在朝阳母亲回答老师的对话时就看出来。朝阳黑化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小母亲就给他太多压力与黑暗,让他的恨一点一点地攒起来,似乎就在等待着严良和普普的敲门声。从他不再在柜子夹头发丝儿开始,从他知道妈妈夜班不回追着出门看到严良和普普微笑的那一刻,他注定成为了这个故事里牵绊所有人的工具人。他不想敲诈张东升30万,他不想看到父亲对妹妹过分宠爱,他不想听到妈妈对着全世界说和一位叔叔开了房,他不想听到窗外严良的哨声,可这一切,都在普普打开装有一家人相片的那个“潘多拉”盒子的时候,变了。他忘了那不是他能救的人,他以为他足够聪明,却不知道,这世上,有个已经长大了的他,名字叫“张东升”,和他一样,热爱着笛卡尔的心型线。他才是最可怜的工具人,被普普的“潘多拉”盒子所控,被严良的义气所控,被妈妈的一杯热牛奶所控,被爸爸的偏爱所控,被张东升的杀欲所控,他没有一位陈叔叔,没有一位叶叔叔,所以,在最后的结局,他还是没有相信任何人,指着窗户说着慌,没有了半点不安,他的世界死了太多的人,却都不再有那一根替他守着柜子里首饰的头发丝儿。
关于老陈
不知道怎么去写关于老陈,因为最后老陈是不是真的没了,宁愿相信他每天开开心心地跳广场舞便好,因为不想连最后一丝的白月光都没了。想起普普和朝阳告别的海边,月光是血红色的,连白月光都没了,最残忍的现实笼罩了每一个人,所以宁愿相信老陈活着便好。
写过最多字观后感的剧,每个人都成为了他人心防的那一声敲门声,门开了,头发丝儿掉了,潘多拉相盒便不再设防,《小白船》带走了每一个人,海上,只剩下月光,无人无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