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难度谈话》+《为什么长大》

《高难度谈话》+《为什么长大》

作者: 安幼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13:51 被阅读0次

    五月份开始用樊登读书听书,用了以后非常惊艳。以前听书用的是有书共读,还买过一次年度会员。那时候我还没结婚,上着轻松的班,挣着足以满足生活开支的工资,闲暇之余虽然保持阅读,但却没有当成一件每天都要坚持做的事情。

    直到今年参加了贞姐的写作提高班以及开始给真实人物采访写稿后,贞姐说身为写作者,每天保持输入是很重要的,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听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于是我又翻出尘封已久的有书共读,把以前会员期间的书拿出来听。

    这些书是当时365天,每天听一本的方式,每本书大概在二十多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我听了一段时间,的确有不少收获,至少收集了一些金句,应用到了采访稿里,有的还特别的贴切。

    但这个月我开始用樊登读书后,发现一本书讲解五六十分钟的方式,似乎比有书上的更加触动我,给我带来启发和思考。

    于是我开始两边一起听书,很可惜4月份樊登读书买一年会员送一年会员的活动错过了。我决定先按月买会员,等待618的时候,看看还会不会有类似的活动!

    昨天听了一本道格拉斯.斯通的《高难度谈话》,书中给出的观点和方法论让我有些触动。

    不知是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其实我们阅读一本书,不要奢望能把整本书所有的观点都记住甚至理解内化,只要有一个点能触动你,带给你思考,这本书就算是读得有价值了。

    这本书就是如此。

    在书中,道格拉斯.斯通说,高难度谈话的核心,如何让你尽量不伤害别人,而且尽量不使自己受到伤害。

    任何一个高难度谈话,都是有三种结构的:

    第一个结构式发生了什么的对话;

    第二个结构是情绪的对话;

    第三个结构是自我认知的对话。

    解析这本书的康妮举了两个自己的例子,一个是职场上的,一个是生活中的。

    生活中她在美国达拉斯买了一个房子,但长期不在那里住,就通过爱彼迎把房子租了出去,结果她去达拉斯度假时,成了邻居们的众矢之的,对门邻居甚至气势汹汹地上门来指责她。

    第一个结构是,发生了什么事。第一点就是对事实真相的假设,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假设在冲突中自己是对的。

    从康妮的角度来看,她合理合法地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别人,这个做法是没问题的。

    第二点是创造一个意图。因为康妮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对我不满,所以她会对邻居的意图进行了一个假设。是不是邻居们看到她挣房租眼红,担心她出租房子影响小区的房价。

    第三点是过失的设定。这件事究竟谁有责任?康妮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有责任。

    这样下来,康妮自然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尤其是面对怒气冲冲质问自己的邻居。就进入了第二个结构,情绪上的对话。

    邻居的情绪是愤怒,不满,康妮是委屈,想要针锋相对地顶回去。

    第三个结构就是自我认知的对话。康妮可能会想,因为她是华人,住在一个全是白人的小区,会不会被歧视了呢?

    这三个结构,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如果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谈话,无疑会在对话双方之间爆发一场很不愉快的谈话,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所以斯通先生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学习型的姿态转变。还是从刚才的三个结构开始:

    第一个结构,发生了什么。他跟我们讲,找到正确的事实从来都不是谈话的重点,而是感知、阐释和价值观上的不同见解。所以,当我们说发生了什么的对话,其实都是以我们的主观立场去做的假设、判断、归责,但是实际上“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这个事实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

    以上是斯通先生的观点,而接下来康妮的解释特别打动我。当我年过30以后,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对同一件事我们会持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三观不正(也许只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的评论时,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也许人年轻时还会幻想着改变世界,后来觉得不现实,转而想去改变他人,结果发现他人也改变不了,只能降低到改变身边重要的他人,特别是爱人和孩子。

    直到这两年看了很多书以后,我才明白,强迫他人改变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一出生时一片空白的孩子,可以让你任意地涂抹颜色,可是他长大以后,也会逐渐脱离你的控制,成为你无法改变的人。更别说去改变一个成年人了。

    想要改变自己的枕边人,改变公婆对育儿的错误观念和生活上的一些你看不惯的习惯,这件事就比登天还要难了。

    康妮说,任何一篇互联网上的文章后面,尤其是关于时政类的,总会有一堆杠精跟作者抬杠,而在你看来,这个作者三观很正,还是有人抬杠。

    就像我的采访稿发布后,即使主人公是正能量的人,只要她选择了某些人不认可的生活方式,都会引来一群杠精抬杠。

    康妮身为自媒体作者,觉得跟杠精辩论是最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因为任何人的观点的形成,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根据自己整个的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尤其是人生经历、所经过的事件使他形成了自己的感知、对世界的阐释、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争辩就是没有坐用的,争辩制约了改变的发生。

    因此,在面临争执时,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弄明白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结论的原因和意义。因为我们从小收到的信息不同,所以阐释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为什么我们获得信息不一样呢?

    第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同。经历带给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不一样的,看事情的判断自然也不一样。那么你会有选择地挑选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第二,我们获取的信息渠道和方式也不是不同的。有的人看央视新闻,有人看油管,有人看亲戚的朋友圈,有的老年人喜欢看各种来源不能保证的小视频,养生知识等。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我们在信息获得上带来的差异呢?因为如果我们重点放在差异上,就很难达成一个有效的和解的谈话,肯定会有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可是我们该如何化解冲突呢?

    第一就是从确定转为好奇,要开始充满好奇心去聆听对方。

    比如康妮租房子的事情,她从敌对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变成“我想要去了解我不知道的信息,了解你的想法”。她会问一问邻居,为什么自己出租房子会让对方担心,对社区稳定有什么影响,可不可以告诉她。

    第二就是不要去假设对方的意图。如果带着事先设定的对方不怀好意的意图去谈话,肯定是无法和解的。

    第三,需要放弃指责,变成归责。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询问自己的责任在哪。然后邻居开始指出租房给陌生人,让邻居们不知道哪些人得到了康妮的许可,这些人会不会在房子里干坏事,如果这些人开车撞到小区的孩子,责任会不会归康妮。

    这些都是康妮之前没想到的,尽管邻居可能也有康妮之前猜测的那些意图,但这并不妨碍他说出来的这几点是有道理的。

    回到第二个结构,从情绪对话来讲,你要掌握你的情绪。关于这一点,非暴力沟通里有更加详细地表达情绪的方法。

    第三点最核心的就是自我认知的对话。自我认知的对话有三个核心:

    第一个问题,我称职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个好人吗?

    第三个问题,我值得他人的关爱吗?

    当对方指责我们身上的缺点时,我们应该马上接受对方的结论吗?当然不是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的自我认知。如果对方指责你爱说教,我们需要先反省一下,他说的对不对,能不能找到一些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所以当我们接到一个负面反馈时,先不要急着否认,对抗,推倒,而是先客观地看看对方给你的负面反馈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次,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自我认知复杂化。你这种说法可以,我这种说法也可以。

    你要告诉自己,你也会犯错,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还有,你的意图是复杂的,任何人的意图都是复杂的。邻居生气的意图是不希望她的房子降价,同时也不希望小区出问题,而且也在关心康妮,怕她家进了不三不四的人。

    所以说问题发生的时候,你也有责任。需要你反过来省视自身,而不是出于心理防御的本能,采取“你错我对”的态度。

    做到这些其实很不容易,但如果能尽量去这样做,我认为自己应该能得到成长,对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因为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是原则上的冲突,而是由于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和每个人身上的局限性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各种分歧。

    就像我在美国哲学家奈曼的《为什么长大》这本书里看到的那样。教育的难题是什么,是实然VS应然。

    应然指的是我们认为世界本该呈现的样貌,实然指的是世界真实的样子。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生哲学观转变的过程。

    婴幼儿期,我们都是经验论/独断论哲学观。我们通过感官去认识这个世界,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应然和实然是混为一体的。

    青年期,我们进入了怀疑论哲学观。长大后,我们发现这个世界跟最初我们心目中的世界有很多不同,原本以为应然和实然之间没有界限,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是世界本身,后来发现被骗了,挣个社会不是按照我以前认为的那样运行。

    于是我们从一个极端调到另一个极端,开始怀疑一切。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就开始怀疑一切,特别是父母的话。

    要走到一个更成熟的状态,就必然要经过这样一种打倒一切,怀疑一切的怀疑论阶段。

    成年后,再根据你的人生经历的不同,选择其他不同的哲学观。

    康德主义者奈曼,本书的作者对成年的哲学定义就是:

    成年,就意味着在应然和实然之间保持平衡。虽然你仍然是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待实然,但你也要部分尊重实然-这个世界当中的规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在心里保留着对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念,但是同时也要尊重世界实际的样子。

    成年是什么呢?成年就是在实然和应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就像康德说的,你可以在内心设立一个自己关于美好世界的标尺,然后在真实世界中,努力往这个标尺靠近。

    哪怕人生短短几十年,你只向这个标尺靠近了一厘米,甚至一分米,都是一种进步和成功。但是你也要意识到,这个标尺只是一个理想,你永远都做不到这个尺子要求的绝对精密度。

    就类似跑步的人,看到前面有地平线,但地平线是永远跑不到的,它只是向你提供一个方向。

    看起来这两本书的观点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到一起。

    每一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不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同。

    这世上没有百分之百不犯错的人,发生冲突时,我觉得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但其实我们的观点都是主观的,不一定完全符合这个客观世界的。

    也许对于客观世界来说,我和很多别人的观点加起来,才勉强算得上是客观的。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就是像这样,一点点地在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进行关系调节吗?

    当然,这种调节一定要达到一种刚刚好的态度。如果你太应然,就会变成愤青,觉得现实世界处处都不合你的心意;如果你太实然,又会变得过于世故,消极躺平。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应然”,但谁敢保证你的“应然”就是绝对正确呢?所以对别人的“应然”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才是成年人的做法,理解这一点,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成熟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难度谈话》+《为什么长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h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