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了,所以我很快就读完了,第一遍就觉得,这是本好书,学到了很多知识盲点,比如,人们一般会处于哪种状态,儿童?成人?还是父母?让我了解到,人们后期的思维方式跟处事方式跟小时候的经历密不可分,或者说,人们会重复小时候已经建立的固定行为模式。这些观点,我都是第一次听说,挺让人耳目一新或者内心震颤的!
但是也就仅限于这些,读完也就忘了,直到最近书荒,而它看上去那么顺眼,就又读了一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真是这个理,再读,还真是有点不一样的感受!
再次温习“人们所处的状态”,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状态”。当苍鹭提到“挑剔型父母”时,我注意到,蛤蟆说:“那么,我的挑剔型父母的状态去哪里了?我几乎不发火,不跟人生气,也不责备别人,我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优点,我还鼓励他们。”
关于这个问题,苍鹭跟蛤蟆展开了探讨。苍鹭在黑板上写道:“1、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2、没有证据显示蛤蟆有父母自我状态。”那么问题来了,蛤蟆为什么没有?苍鹭补充道:“我们可以问,它是怎么运作的!”
苍鹭说:“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这么说你能理解吗,蛤蟆!”
“所以说,你在审判谁?蛤蟆!”
蛤蟆想到了獾对他的审判,想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审判,就是想不到自己审判了谁,他沉默良久后低声说:“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我在审判我自己?”
苍鹭说:“没有一种审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对我们自己更严厉!”
“天呐,你是说我们会惩罚自己。”
“会严厉地惩罚,包括折磨自己,在极端案例里,甚至会施以极刑,但问题是,即使对自己轻判,这种谴责和惩罚也可能伴随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我能做什么呢?蛤蟆有这个疑问,我们也有。但这本书里从头到尾都是引导人们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方案。我想作者的意思应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吧,解决方案就藏在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理解中。
为什么我对这段如此印象深刻,很简单,它戳中了我的痛点,也可能是很多人的痛点,不会“耗”别人,从来都是“耗”自己。但是近些年来通过学习、感悟,我还是进步了很多,包括这个“批判”自己的概念,几年前,我在一次被领导批评并内耗了自己一下午过后,跟姐妹们吃饭聊天中,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并写了篇文章记录——女人对自己好一点,并不仅限于外在的买包买衣服,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接受自己、包容自己。
希望更多的“蛤蟆”们,能看到这本书,观点很犀利,看完很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