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定的第二日,先谈谈饮食。第一日的两餐,虽口味俨然北方风味,但价格平均35元左右,与在广州相比虽也便宜些,但也并不令人感到诧异。而第二日的午、晚两餐,所选皆为路边小店,接近日常,正定的消费水平也可见端倪。一顿晚餐,一碗饸饹,四人分食一打烧麦,分饮一瓶啤酒,人均11元,比之我大长治也觉得物美价廉。物美一面体现在量足,与广州相比,大致要多出三分之一,而至于味觉体验,则属个人问题,比如聪哥便大呼太咸。隐约可见,正定这小城,也如那寺中硕大的斗栱般质朴。
整个上午都在隆兴寺。寺中树荫颇多,甚是阴凉。沿中轴线一路行至大悲阁,不思前行,在树荫下读完梁先生的《考察纪略》,算是复习。之前看了、听了许多,不及消化,听梁先生为这些建筑定调也极有意思。哪些是古朴,哪些是世俗,哪些甚至是愚蠢的。有了这些判定,自己的腰杆像是也更直了一些,仿佛一时间自己也有了相近的品格。
外行看热闹。即使读了一年的古建班,我依然对那些高深的古建知识知之甚少。我自然也能看出唐宋的斗栱用材硕大,直接有力,每一处皆为结构上的真实意义,但我依然无法不假思索说出每一部分的名称。于是无法津津有味,细细品尝,但仍会有大量的、直达内心的感觉存在,于我这般世俗中的每一个,皆是无法忽略的意义。
例如摩尼殿。走近,看了两眼,才想起曾在《穿墙透壁》中见识过,之后,便是大量信息的上行与下载。隆起的甬道带来的实际感受,抱厦的山面与大殿屋檐形成的丰富层次,檐下斗栱,柱的收刹与侧脚,四面出抱厦带来的内部空间的感受之不同,殿内大佛及昏暗气氛,四壁隐约可见的壁画,以及佛像背面我与众人皆爱的观音塑像。彼时观音还未化为世俗神话中的女身,无宽袍大袖,不被白纱,脚踩莲花,左右青狮白象,满壁的青蓝纹理,似是珞珈山洞。面容俊俏,身姿随性,不似前殿主佛面容庄重,大慈大悲。有人说菩萨面相倒与我有几分相似,很是高兴,虽也知此话可信之处并不多。
约定集合时间已至,导游也电话催过一次,一众人依然在摩尼殿前频频回首。殿前一位摄影师在摄殿前一个刻有数个菩萨全身像的石质圆形容器,菩萨身姿各异,很是灵动。而这一位摄影师自我们进入寺中便已开始工作,至我们离开,大约已至正午,他一直守在自己的位置。
午后,在天宁寺凌霄塔前,阳光强烈而充足,天空湛蓝,白云变幻,我出神地望着眼前此塔,双手托于下巴,不觉竟已合十。不必见佛,只愿心中有佛。
七月十日
于 正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