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
兰善清
有个资料说,公元1126年4月金太宗四路大军攻汴京,大宋举国慌乱,一国之君的徽宗退兵无策,就把国家这个烫手的山芋迅疾交给儿子赵桓,自己一路长跑到相对安全好玩的镇江那里,继续搞他的花石纲。当然权力的瘾依然很大,不时给儿子写个条子,安排安排他那些关系户,当听说汴京城的风声不是那么紧的时候,他居然立马打道回府,回朝做一个能用自己意志指挥儿子的太上皇,没想到这个权欲不泯又怕担责任的坑子之爹、可恨之人,这一回,便在1127年的二月与他所有妻子儿女文武百官一同进入了金人弓马下的人肉编队,一贪遂成万古恨。这个逸闻我查证《宋史.徽宗本纪》得到证实,《本纪》写到:“(徽宗)正月己巳,诣亳州,遂幸镇江府;四月己亥,还京师,明年二月丁卯,金人胁帝北行。”
可恨之处不胜枚举,譬如他重用大奸臣蔡京、童贯祸国殃民;他本人则雅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玩乐,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举国围着他兴趣献殷情,他则视万里江山为一张书案,把烽火军情搁在了笔砚之下。尽管国家富庶,可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从山东到江浙,烽火连三月,即使金兵不南下,大宋也不长久了。
说了可恨,不妨说说这个亡国之君可圈可点可怜之处。
美籍作家伊沛霞新著《宋徽宗》就给了他许多的好评,诸如宋徽宗时代的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强最富有的国家,是之最,不是之一,他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荣耀雄心的国君,他执政期间完成了与金人联手灭掉自始至终压在大宋头上165年的契丹王朝等等。这些称誉不算过分,不算溢美,相信伊女士与800年前的宋徽宗也没啥特别关系,她没必要美颜他。该著说徽宗先后在位26年,基本延续了前朝七代君主的政治遗产,城市化率达到了30%,加上小城镇人口达2500万,国家人口是8000万,主要产品总量达12万吨,税收达一亿两白银,清朝干到1900年也才8000万两。世界公认北宋人那时候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社会是民主科学自由的,海外贸易最发达,文化最发达,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块头最大,欧洲经济与中国差距最大时期也就是此时期,此时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尽管王安石、苏轼等被贬来贬去,与司马迁比,他们还是活得很有尊严的,倘若没有后来的变故,中国最有可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大约都是宋徽宗及他的前辈们可以无愧历史的地方。他们相对解决了人们吃穿不愁的物质问题和幸福舒服的精神问题,所以,在宋徽宗被金人俘虏后听身边人报告国都被掳掠去所有金银财宝等物质财富时他一点也不心疼,拿去就拿去吧,大宋有的是;唯听说皇家藏书及书画等传世艺术品被洗劫一空时,他仰天长叹,涕泗长流:我的那些花鸟作品、书画作品,古今典籍啊,它不能吃不能喝,可不是黄金白银能买的呀!
宋徽宗是为艺术而生的,生来轻佻潇洒,倜傥风流,大臣章惇就断言: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可是固执的向太后在宋哲宗早逝无子的情况下毫无商量余地的选择了他继位,他前面还有七八个哥哥都统统排除。向太后翻出当年宋神宗对赵佶的评价做令箭:“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我怀疑这话很大成分上是向太后为立徽宗编造的,因为徽宗出生于五月五日这个毒日,克父,一生下来,宋神宗就极为厌恶,怎么可能赞誉他呢。向太后随机编出这话,谁敢去查当时的录音笔呢)既长命有福又仁义孝顺,这不是不二人选是什么?众大臣还反对啥呢?老皇说到这个份上,老太百般认可,那还有啥争议的呢?
宋神宗对他这个儿子确有特别印象,这个印象说不上是福是祸。
据南宋诗人、建康知府赵溍在他的笔记小品《养疴漫笔》中记载:宋神宗那天,也就是农历1082年的五月初四这天他到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秘书省走动,抬眼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时大为兴叹,感叹其天下不世出的男神,恨不生我朝。大约是上天听到了他的由衷赞叹欣赏、不能不满足满足天子之意吧,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五,上天赐予,他的后宫陈妃就为他生下了这么一个美男。美男是美男,可出生的这个日子实在不祥,令老皇打心底不快,端午的降生意味着必然的克父,再漂亮也不想看到,送到宫外去吧,离远点,克伤会减少。于是就给了一个宫女带到皇帝看不到的地方抚养。美男日渐,天天长大,风姿绰约,玉树临风,文采风流过李后主百倍。生日毒日,命运造定,为弥补这个与生俱来的不利,他自个儿悄悄改成十月初十,所以,在《宋史.徽宗本纪》看到他的生日记载是:“元丰十月丁巳生。”偷改档案也没能免灾,三年后也就是1085年他的老爹宋神宗被他克死,不仅如此,44年后的大宋江山倾覆难道与他克毒无关么!
这个宋徽宗的前世今生故事有点像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贬作汉高祖刘邦一样,显然是后人怀着恨意刻意编创宋徽宗以劝世。冯梦龙说刘邦托生汉献帝,韩信托生曹操,因果相承,恩怨扯平。而赵溍则说南唐李后主被赵家掳去失了江山,现在托生宋朝末世做一个北宋终结者,以了百年亡国之恨。赵溍笔记当然不像小说那样的戏说,它有着人物命运和国家命运的逻辑解释,亦显示历史在某些环节上的信息对称。你看宋徽宗与李后主有太多的相同点,首先都是把国家搞糟的时代罪人,其次是在君主队伍里艺术水平最高的人物,当然放到艺术人才行列里亦是一代独一无二的贯顶者,拿徽宗在五国城写的并不算好的悲情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同李煜在北宋做囚徒写的那些词比,他们情愫好有一比,在落寞文人群里也是可以排个座次的。
作为神宗的第十一子,又是庶出,他清楚自己的前途,对于最高权力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不仅不敢想不能想,而且还要极低极低的低调做人,做个离江山万里的无权欲者,所以自小选择了艺术,诗写得不咋的就不努力了,画画还可以就用心丹青,字写得也还过得去,就向蔡京学书。对于政治不敢过问,也不能说完全做个政治白痴,毕竟是皇子么,偶尔也会略略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倾向,这倾向就是自己微微赞同守旧派的主张,毕竟这个派系的人物目前正得势。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个不经意的思想露脸,竟被守旧派的代表人物亦是实际左右王朝命运的向太后发现并心生好感,同样被那些执掌实权的守旧派大臣们发现而看好,所以在他年轻的哥哥宋哲宗突然去世又无子的历史关节点上,他就被守旧派一举推上了皇权宝座。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偶然,伊沛霞女士写到这就慨叹:左右宋徽宗人生变局的是概率不是命运。
因背地里赞同守旧派上位的宋徽宗正式执政后,立马转向重用变法派,尽管当时才17岁,一个小鲜肉而已,但他思想并不嫩,他知道守旧派是十足的政治淫棍,咄咄逼人的上书直逼人于死地而后快,搞争斗排异己是铁腕,道德口号喊得山响,治国百无一能,而变法派强调事功,挤压绅权,利于皇权。倾向变法又不打压守旧,留着水火济济,政治玩得相对平衡。这使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得以富国旺财,每千年才清一次的黄河在他在位期间居然清了三次,供职于翰林图画院的张择端就是根据徽宗时代的社会图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往事已矣,1127年3月以后,什么都改变了。伊沛霞女士在《宋徽宗》一书中写了一个情节赞誉他的人情味,说在汴京城破之时,儿子钦宗被迫去金军营帐投降,他恐儿子受委屈,就自己主动跑去投降以换回儿子的自由,他以为金人只是抓一个皇帝去当人质以供此后每年索要朝贡而已,没想到这一去正中金人下怀,两皇一并收入囊中,金人是要彻底亡宋的。这个细节和我此前看到的资料有抵牾,那个资料也就是前面我写的他在金人1126年进犯汴京时仓忙禅位而后又返回坐到太上皇位置上颐指气使那点事,从这点看他在大难临头之时做不出主动以己身换儿身这等好父亲的举动的。
《宋徽宗》一书还写到,被北掳路上,饿死的弟弟燕王匆匆火化,他一步一叩首的抱着弟弟骨灰盒,始终不离不弃,以达兄长之骨肉情分。他与所有皇族成员以及大臣们患难与共,衣食同享,平易相待,对待所有人以字相称,绝不称呼其名,以示对同命鸟的充分尊重。虽然被打回了原形,成为比普通人更为普通的人,但他保持了人的应有情怀。对故国深情更深,靖康二年(1127年)七月,他派臣子曹勋从金地偷逃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背后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的自己穿的贴身背心,拿出这件衣服给曹勋时,宋徽宗还特意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们看,群臣都悲泣不已。遂而,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皇上(这里他称儿子赵构为皇帝而不是康王,可见心理优势已经彻底没了)不要忘了他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再次叮嘱要让皇上深知他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曹勋死里逃生见到了赵构,也转达了老皇的心情,然而这时作为儿子的南宋新主心里自有一个小久久:您老人家的痛苦自然是记着的,可想让我救您回来只怕难办,一是我没那个能力收复失掉的河山,二是我也不想夺回失掉的河山,就这江南半壁挺好的,委屈您在金人那里能长久尽量长久住下去吧,我们父子天各一方,相见何似想念?
2018.12.13
网友评论
我只觉得,帝王将相,他们为所欲为,所以可恨,亦所以可怜!可恨也罢,可怜亦罢,总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