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奋斗
也是个坚强的人

也是个坚强的人

作者: 心妍2020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07:05 被阅读0次

    还是写些故事吧。

    昨晚于先生给我讲起了他最近看的纪录片,名字叫“雄狮”,讲述的是有关印度贫民窟的男孩的故事。

    纪录片题目很大气,
    但是故事的开端却很压抑和灰暗,
    让人有点透不过来气。

    与往日的故事一样,
    小男孩生活在贫穷之家--缺少爸爸的单亲家庭之中,
    年轻的母亲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艰苦的生活着。

    虽然日子很难,但是一家四口都互相谦让,彼此关怀,饱含浓浓的爱意。

    故事的转折在老二(第二个小男孩)走丢之后,

    他无意间和哥哥走失,
    误打误撞上了另外一辆火车,
    被带往陌生的城镇,
    开启一个人的流浪生活。

    期间他遇见,和他同样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一起在桥洞过夜,
    又一起经历了成年男子的掠夺,
    掠夺的对象不是财务,
    因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身上,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而是小孩子们本身。

    幸亏老二惊醒,听到动静,快速逃跑,最终成功躲过一劫。

    而其余的小男孩被带去哪里,
    或者被卖掉当童工,
    或者被器官贩卖,
    这些都不得而知;

    老二又开始踏上新的寻找家人之路,
    他很饥饿,
    碰到了好心的男子,
    把他带到警察局帮忙寻找他的家人。

    遗憾的是,
    小男孩不记得自己家人的名字,
    只记得妈妈,哥哥这几个词。

    面对这种情况,警察也爱莫能助,
    最终把他送到了福利院。

    小男孩在福利院中得到了基本的救助。

    没过多久,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夫妇收养了他,
    把他带到了异国他乡,他在正常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体系下长大了。

    我想他是个幸运儿,有这样的养父养母,甚至比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下,成长的还有健康。

    我和于先生又聊起了别的话题,
    忽然他就扯到了“变形记”,
    一下子就触动我的内心。

    变形记原本是湖南电视台做的一期家庭交换的节目,
    比如说农村或者山区的孩子,去到城市里面的家庭里面,生活一段时间;
    而城市里面的孩子,因为性格叛逆或者古怪等问题,去了农村孩子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

    这里的生活包括和对方的家人一起同吃同住,甚至还要去学校读书等等。

    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一下子进入了不可接受的环境;

    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因为城市家庭相对比较富裕,各种物质生活资料都无比丰富,
    再加上爸爸妈妈们关怀的更加细心,
    农村的孩子来到后就会一下子被吸引住,
    再也不想回到自己贫困脏乱的家中。

    而城市孩子,在落后不便的乡村生活一段时间后,深知生活的艰辛不易,

    等他们再回到城市家庭的时候,
    深深理解父母,
    感受到父母过去,为自己提供的一切是多么的幸福。

    有些例子中,城市家庭的亲子关系,此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有人攻击《变形记》这个节目,伤害了农村孩子的内心,
    让他们产生很大的落差,
    再也不愿意接受,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落后的现实。

    这的确有些残忍,但是毕竟是现实。

    于先生说我对小屁孩的做法,就有些变形记的感觉。

    究其原因是,他过去从来没有人对他那么细心,
    那么百依百顺。

    我们去公园玩耍的时候,
    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我都恨不得全部给他买一遍。

    因为小城市的消费很低,也花不了什么钱;
    我想让他玩的开心点。

    开始他很害羞,不敢和我太亲密接触,
    后来一个小时过去了,
    他就放开了自我,
    也和我们一起说说笑笑起来,
    甚至有时主动开起了于先生的玩笑,
    使得我们三人行的氛围更加热络。

    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一连好几天,他都愿意跟着于先生一起,出来市里面找我玩。

    我当然欢迎他的到来,
    因为他是强有力的支持者。

    但是毕竟我不是他的母亲,无法给予他全天候的照顾和关心,
    甚至于我而言,
    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
    我都不愿意在回到那个地方,
    更无法再次见到他,带他一起玩。

    这的确有些残忍,
    自从我们三个人一起玩之后,已经18个月过去了。

    他内心肯定很期待,我们三人的再次重逢,然而一次都未能成行。

    美好的回忆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
    正如那冷冽的寒风,吹向我们三人划着的小船一样。

    在湖水中央,
    在铁丝网拦着的地方,
    他的笑着,
    他责备于先生不给力的童声,都使我难以忘记,
    因为那声音之中也夹裹着我的笑声,我的快乐。

    有时我在想,
    他真是个坚强的孩子,
    用沉默来代替无言的抗争,
    用低头不语来表述他的不认同、不快乐。

    于先生也是个坚强的男子汉,
    他们一样的沉默,
    用沉默来掩盖一切的不顺心、不如意;
    然而他们又都是无比渴望快乐的人。

    无论这快乐来自哪个方向,哪个维度。

    他们的追寻如此明显,却又如此微弱。

    他们笑起来的样子很像,
    一样的帅气。

    然而于先生已经从那条泥泞的乡道上走了出来,
    走向了笔直的柏油大道,至无穷尽的远方。

    而他,才刚刚踏上这条泥泞的乡道,
    是否能够走出这乡道,还很难说。

    写到此处,内心有些伤感。

    在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中,
    每一对父子不都是这样的宿命么?

    那条村道用父亲一生的力气走完,
    父亲又用尽全身的力气帮助儿子走完、走出至无尽的远方么。

    有些路很透明,又很清晰,
    我们不得不走,
    却要挤过千军万马才能走过。

    祝小屁孩好运,能向于先生一样成功走完、走出。

    刚刚一通忙碌之后到现在,无外乎就是吃个瓜、处理点工作。

    写作需要静心,忙里忙外的人,根本没法认真完成这项工作。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写作也能修身养性,
    活到这个年纪,除了身体是自己的,好像其它都是身外之物。

    不多管闲事是最大的素质,
    不麻烦别人也是最大的美德。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生活的意义,
    虽然知道了很多大道理,但是还是无法很好的过完一生。

    此时,我想起了美国的一位老太太,
    70岁的年纪离了婚,
    开启了自己童年未竟的绘画梦想。

    她画的田野里的野花,
    奔跑的羊群,
    还有小村落的篱笆,
    更有温热的牛奶瓶,
    还有柴草等等,
    都充满了精灵气息。

    她的作品一经推出,受到了大众的好评与追捧。

    从来没有晚的事情,
    只有你愿意不愿意活出自己。

    在传统观念中,
    70岁的老奶奶已经算是黄土埋身的人,
    早已经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可是她在晚年拒绝婚姻,圆自己童年的梦。

    一生辛苦,少年家贫,苦于劳作;

    中年辛苦拉扯一家老小,艰辛度日。

    等到儿孙都长大后,也无须婚姻做束缚,活成自己的样子。

    很多新闻报道中,
    60-70岁的老太太在退休后,
    坚决和自己的老伴离婚。

    理由是伺候他一辈子,
    没得到一句好评,
    他总是那样的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很少在乎妻子的感受。

    现在儿孙们终于长大成人,
    她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受气过日子了。

    尽管老头子认错道歉,
    那些寒了心的老奶奶坚决到底,不再妥协。

    这岁月夹杂着多少风霜刀剑,将柿子染红,将青丝染变白发;

    又将多少少女的憧憬美好之心,变成硬石头的心肠。

    少年夫妻老来伴,

    真正能陪你到老的人只有你的伴侣,

    除非中年丧偶,

    否则你没有任何理由,辜负伴侣的情谊和爱意。

    越俎代庖,李代桃僵的事情还是少些发生,
    做好自己应该的事情,
    负责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安安静静平平凡凡的过完这一生。

    透过办公室窄窄的门缝,
    看到了高新园地铁站附近,林立的华润置地小区,
    高耸如云,
    不知道是50层高还是60层高。

    每次路过塘朗山隧道的时候,
    我总会望着山脚下大片的小区楼房发呆,
    默默的想着:“何时才有我的一房之地呢!”

    虽然我现在拥有的没那么差,
    但我还希望能掌握住更多的东西,更好的东西;

    我没有别的技能和依靠,只有自己的双手和大脑,以及背后站着的于先生。

    办公室中一部分同事的工资已经发放,不知何时我的才能到手呢。

    暗暗祝祷着,快些吧!快些吧!

    没有收入的时间内,去消费都谨慎了许多。

    昨晚还和于先生聊起了消费习惯,
    小时候的习惯、成年工作后的消费习惯。

    他说自己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我说我有些矫枉过正,有时会有报复性的消费冲动。

    在我看来,于先生目前的消费仍然有些保守,但这绝对不是坏事。

    他还分析到为什么小时候会那样的消费,
    为什么家里的人养成那样的消费思维。

    细细听来,也无可厚非,
    在那样收入极其有限的环境中,
    只有扣扣索索,控制每一分花耗,
    才能将日子过下去,
    仅仅是维持过下去,而不是过好,过的幸福。

    这能责怪谁呢?

    在那样的大环境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思维,
    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收入水平,
    想要提高生活质量,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开源;

    可是开源是很困难的事情,他们没有办法做到,或者做好。

    久而久之,半辈子都是节衣缩食的过活。

    收入提高之后,于先生依旧保持着和过去差不多的消费习惯,
    虽然有些看上去会委屈自己,
    但是好处也是比比皆是。

    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存够最多的钱,
    而这些钱财,能够帮助他解决掉大大小小的问题和烦恼。

    比平时蚕食花费掉,更让他愉快。

    我是女性,社会对成年女性的要求,远远低于对成年男性的需求。

    所以我有一定的权利去放开消费,
    但是如果我也能从善如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那我岂不是更加优秀和进步了么。

    收到工资后,过去大买特买成了习惯。

    自从购入几个新房后,我也自觉消减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除了偶尔感到一点委屈外,
    其余的也没有什么不爽之处。

    为了自己的东西去牺牲,甘之如饴;
    如果要是为了旁人,那是万万不情愿的。

    看到一个个大红本,尤其是封面里面印着自己的名字,莫名的安全感油然而生。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幸福的了,
    在目前的年龄段,
    这是压力,也是催人向上的动力。

    也许你会说,直接拿来主义该有多好啊,
    可是命运赠送的礼物,哪一件不是明码标价的呢?

    我可不想稀里糊涂的被交换。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是于先生近来常念叨的话。

    也是我时不时总结要用的话。

    在这点上,我们的理念是一致的,推崇奉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风气。

    此处止笔!

    李二姐写于 2019-6-28 下午13:49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是个坚强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kj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