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知识爆炸让人恐慌的时代,你是不是觉得如果手机里没有装几个APP、没有下载些学习资料,明天就将脱离这个时代呢?
其实我也是一样,手机里曾经装满了各式各样的APP——得到、喜马拉雅、微信读书、极客时间、一块听听、在行、知乎……此外,还有微信里许多大牛的公众号、服务号。
每天我一睁眼,第一个打开的就是“得到”,听专栏、听书。早上洗漱、早餐时间一刻不停刷知识,一般每天早上学习时间将近1小时。平时的间隙时间更是如此。如果我在刷碗时没有打开一个专栏听,就会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时间一点一滴地在流走,我却一无所获。
然而,在持续了一年之后,我却感觉到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长进,工作没有太大起色,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输出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我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就像进入了大富翁游戏里的老鼠圈,而没有找到快车道。
该如何是好?
直到有一天看到阳志平在心智工具箱发布的一篇文章。在文中,阳志平讲了一个观点:如果靠你的下班四小时来学习,那是不可能成为大师,甚至,连二流水平也无法达到。
为什么呢?
你看,在这个时代,杰出的人才都是花上全部精力在某一项学科上才能做出一点点成绩。而你,竟然想着只花下班后的四小时就要赶超在这个领域中每天深耕8个小时以上的牛人?如果你是天才,想必是可以的,但从概率上讲,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罢。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假设,会让你跟你的目标背道而驰。这个基础假设就是,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工作,你不能从你现在的工作中有所收获。甚至,你会觉得每天的工作是在抢走你的生命,你一开始工作就觉得这个工作是那么无聊、那么无趣、那么无可奈何。然后你就会应付了事,会草草对待你需要做的每一件工作。在内心中你充满了抱怨,想着这个该死的工作,想着那个水平一般的上司,想着那些猪一般的队友,而自己脚踏七彩光环,都要与你们这些人、这些事共处一整天,满心盼望着下班,去到那个心中的世外桃源,去学习去充电去长进。
然后,这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美好幻想。当你每天把工作当成是罪恶时,就再也无法从每天花费你最多时间与精力的工作中有所得;而当你每天被罪恶的工作消耗完精力,很难想象你下班后还能剩多少能量去学习。重要的隐含假设让我们一无所获。
下班后努力学习,是失败者的逻辑。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像查理.芒格一样用反向思维来走出误区了。查理.芒格说:“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既然下班后努力学习走不通,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上班时间来创造刻意练习的机会。每看到一个知识,必须要思考,我怎么用在工作中,我怎样在工作中创造一次或几次刻意练习?
更具体一点,要采用“执行意图”的方法,也就是“一……就……”思维方式。你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场景进行逐一梳理,然后把你需要练习的技能跟相应场景一一对应。当在工作中遇到一定的场景,你脑中的练习工作就会被自动触发,进而完成一次有效练习。
当你完成足够多的练习之后,这个知识就会变成你的本能,你将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