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86778/4f34a01a100f3194.jpg)
两天工作之余的时间段和睡前,读完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这本书中,茨威格集结了人类一切的美好:拼搏、梦想、激情、爱情、冒险、坚持……而这些在我们如今信仰缺失的年代显得是那么难能可贵,引人深思。
本书的十篇传记可以分成三大篇章: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人类发现之旅和思想上的激荡。
在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部分,茨威格选择了拜占庭的沦陷、滑铁卢之役、列宁的封闭列车三个历史时刻。在这三篇传记中,都是最初看起来不起眼的事和人决定了战争最后的成败,甚至决定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拜占庭的城墙和奥斯曼帝国的大炮难解难分数日,在千钧一发的总决战中,一扇被忽略、无人防守的小门却使得土耳其大军绕过了坚固的城墙长驱直入,最后终于攻占了古老的拜占庭王国。
在滑铁卢之战中,拿破仑用数年建立起的帝国的命运却掌握在胆小怕事又毫无主见的格鲁希手中,正是因为他的犹豫和缺乏主见,才使得拿破仑的军队在和英军的大战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拿破仑本人也再不能东山再起。
在封闭的列车这一篇章中,茨威格压根连一笔战争的描述都没有,只是描写了列宁登上一辆不起眼的前往俄国的列车。然而事实证明这趟列车却是人类有史以来射程最远的导弹,将列宁这发威力无穷的炮弹送回了俄国,从而彻底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格局。
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决定整个人类未来好多年的命运,然而在这些历史时刻进行的当时,却很难被人察觉。
在人类发现之旅部分,茨威格精心挑选了太平洋的发现、加利福尼亚黄金的发现、南极点的发现三个部分。这三篇的主人公虽然出身背景不同、目的不同、行为动机不同,但都为我们揭开了地球神秘面纱的一角,拓宽了我们人类活动范围的版图。他们都曾作为第一人,去体验过人类家园不曾被领略到的美好。但是他们自身的命运却令人唏嘘不已。
巴尔沃亚,一个为了逃债而藏身木箱出海的亡命之徒,带领自己不到两百人的队伍,在酷热、泥泞而充满毒虫的热带雨林里向着传说中的大洋艰难跋涉,终于成为目睹太平洋的第一人,可是后来却轻易地死在了同僚设计陷害的断头台上。
苏特尔,一个浑身充满不安分血液的冒险家和创业者,在人烟罕至的西部地区辛勤劳作,创造了自己富饶的小王国。可是后来黄金的发现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财富与荣耀,反而使得他家破人亡,沦为一个精神失常的乞丐。
斯科特,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祖国荣誉倾尽所有的上校,凭着超强的毅力战胜了南极的酷寒,却输给了竞争对手,成为第二个登上南极点的人,并最终在回程因为缺少燃料补给,被永远埋葬在南极。
然而仅仅因为他们最后的结局不尽人意,就可以给他们打上失败者的标签吗?当然不能。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只身离开自己的家园,踏上未知的道路,充分拥抱人生的每一种可能。
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巴尔沃亚,执着坚持的苏特尔还是悲壮的斯科特,他们每一个人在探索未知的途中都展现了人类伟大的求知和冒险精神,都应该被当作英雄被后人铭记。
茨威格曾说:“我从来不愿意去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思想的激荡。在这一部分中,茨威格的选材范围广阔且自由,涉及了宗教、音乐、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作者涉猎范围和眼光的宽广。
无论是在挫折中浴火重生创作出《弥赛亚》的亨德尔;还是顺应时代潮流,一夜之间创作出《马赛曲》的鲁热;无论是74岁时因重新陷入爱河,饱受相思之苦而创作出《玛丽恩巴徳的挽歌》的歌德;还是因超前于时代而忍受着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的哲学家尼采。正是他们深邃的思想和由此产生的艺术结晶时时刻刻鼓舞着人类,使整个人类文明在被黑暗笼罩的宇宙中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读完这本书,就像是登上了穿越时空的列车,让人得以近距离体验人类历史的关键节点,同时拨开笼罩在真实历史上方的迷雾,去一窥其本质。
历史和个人的命运总是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而命运又是那么的不可捉摸。
他既会在一夜之间把普通人送上天才的队列,也会使伟人承受难以被世人理解的孤独;他既会让自己屈从于强有力的人和不可一世者,也会让自己掌握在一个平庸之人手中;他既会赠予一个亡命之徒发现世界的好运,也会把一个坚韧不拔的英雄引领上死亡的道路。
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只能努力把握当下。
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却可以把控自己的思想和心境。
(阅读后的回顾抄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