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801201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白话】孔子说:“求学三年,念头不到求俸禄上,不易得啊。”
【思考之一】孔子讲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李塨曰:“学,入大学也。《学记》“比年入学”,谓每年皆有入学之人也;“中年考校”,谓间一年而考校其道艺也,是三年矣。学古入官之念于兹动矣。乃心专在于学,并不至于穀禄,此其人岂易得哉?”
胡绍勋曰:“《周礼·乡大夫职》:‘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州长职》:‘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遂大夫职》:‘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甿。’据此,知古者宾兴,出使长,入使治,皆用为乡遂之吏,可以得禄。此三年,定期也。若有不愿小成者,则由司徒升国学。后人躁于仕进,志在干禄,鲜有不安小成者,故曰‘不易得’。”
刘宝楠《论语正义》言:“若侯国取士,亦三年一行,《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后人躁于仕进,志在干禄,鲜有不安小成者,故曰‘不易得’。”“岁献”是指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报告国计、贡献方物,还要向天子推举贤士。周时,三年大考,选取贤才。因此,常三年大考后,看到有人急功近利,急于仕进,求学志在求官得䘵,孔子因此有感而发。
南怀谨先生《论语别裁》认为,这是孔子当时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问本身,而是为了职业。跟着他学习,所为的只是谷。这个谷字就代表了功名和利䘵。假使求学三年而目的不在找职业,为学问而学问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清朝大儒李二曲先生《四书反身录》上说:“今日初学之日便是志榖之日,揣摩帖括、刻意雕绘、疲精竭神、穷年累月,无非为榖而然。”这把古今中外读书人求学孜孜为谷的形象描绘得入木三分。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人的意识深处格外深刻,三千年来的教育观念都是重男轻女。为什么重男孩?男孩子将来长大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就望子成龙,而古代望子成龙最好的出路是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
时下我们大多数人读书,同样难逃这一思想的影响。有多少人拼命读书、上大学不是为了找个铁饭碗、找个好公司,有份稳定、可观的收入,继而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仔细审视一下自心,不难发现,自己同样也是这样的存心。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科学家、文学家、飞行员、老师,就是要像那些大人物一样,一心要为人类做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也变得功利起来。
而古人的教育则不是这样。《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明明德”,就是恢复自己的性德,当我们把自己作为与天地并立的人性的光辉显发出来的时候,与天地日月同辉的性德就能展现出来。我们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恢复显明德性而努力成为圣人,进而亲民安民,利益百姓大众,以至善至美达到尽善尽美。
张居正《论语直解》中讲道:学习是为了明善诚身,求尽为人之理。学成之后,你自然能对社会有用,为君王见用,有位有禄,这是理之所当然。但你不能一边学,一边惦记着啥时候能做官。如果刚刚才开始学,就时刻惦记着利禄,不仅失去了学习的本意,而且心逐于利,学也学不好,这是天下为学的通病。冯从吾曰:“只为志穀一念,不知忙坏古今多少人。”人一旦急于求成,就必然不肯踏踏实实地去学,就会贪巧求速,拔苗助长,远离了学的根本。
儒家思想是经世济民之学,因此孔子教育人才也是为培养安邦定国的仁人君子。而君子的培养,更离不开长期的潜心学习。学的重点则是自我修养,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比如“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说自己对做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还要继续学习。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很满意他这种谦谨的态度。至少漆雕开知道自己尚需进德修业,而不是急着做官。
相反,子路让年轻的子羔去做费宰,孔子坚决反对,说你这是“贼夫人之子”。纵观孔门弟子中,汲汲于做官的有,终身不愿做官的而潜心于学问的更是大有人在,比如曾子、闵子骞、原宪、公冶长、子游、子张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