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我已经毕业四年,仔细回想一下,大学期间自己大概做了两类事:
第一类,按部就班的事情。
比如上下课、打游戏、打牌、去图书馆假装学习、寒暑假立刻回家。
这类事情的特点是:容易厌倦、容易空虚、容易迷茫、容易埋没自己的一些可能性。
第二类,主动尝试新鲜事物。
比如,在同学挑衅的眼神中接触直销行业、参加培训课程、拿着帐篷去穷游、去健身房。
站在毕业四年后的今天来看,带给我收益最大的是第二类:主动尝试一些事情。
01 多尝试,理解社会
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身处学校当中,很难看清“尝试新鲜事物”多年后带给自己的巨大收益
比如我在大一时接触到直销行业,压力巨大。这压力,源于自己当时按部就班的思维方式。
在直销公司里,看着各个员工扯着话筒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分享工作成果时,我的心就没真正安定过。
我总是表面假装迎合,内心极其纠结:“我是不是不务正业啊?舍友们可都在学校里乖乖呆着。”
回到宿舍后,明显感受到大家在排挤我:所有话题都不带上我,我说话也没人接,他们都觉得我被“洗脑”了。所以我更加认为自己是在“不务正业”。
但毕业后,那些曾经批判我的室友,有的居然也从事了相关行业;那些曾经说我被“洗脑”了的同学,有的居然也在做着给别人“洗脑”的工作。
这才意识到:大学期间,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可能错的离谱,因为“按部就班”习惯了,稍微接触一下真正的社会,就会觉得被“洗脑”了。
所以在我现在看来,对于大部分没有目标的同学来说,大学期间应该多多尝试各种事情。这样的话,毕业后,面对社会时才能做到淡定从容,更好的适应社会。
02多尝试,增加机会
我的第一份工作,源于当初强迫自己尝试不同的兼职类型。
当时是周末下午,我正打算美美的睡一觉。突然,同学冲到床边把我叫醒,一脸惊喜的说:“做不做兼职,去访问抽高端烟的老板们。”
当时我很不想去,但听了他的描述,心里想着:以前没做过这类兼职,那就尝试一下吧。
又过了一年,临近毕业的我非常迷茫,漫无目的地走在校园时突然微信响了,点开一看,是当初带我们做访问的老板:“我这儿有个工作机会很适合你,要不要来?”
因为当初的尝试,迷茫之际的我意外收获了一个工作机会。
也是在大学,我尝试来到软实力参加培训,除了收获知识、突破性格之外,还收获了写作这个兴趣。
因为软实力的氛围就是鼓励大家突破自我,快乐成长,成为有思想的人。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有小伙伴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台下的同学们会帮忙点评。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激发了我尝试写作的兴趣。
如果当初没尝试报名参加培训,现在我的空闲时间应该是不会主动写作,可能是在刷剧打游戏,抱怨着生活的无聊。
这也是通过尝试获得的意外收获。
昨晚在校助群里,看到校助发的消息“今天又成功帮助一位小伙伴读书,一起帮助更多小伙伴成长!”
我很感叹:这位伙伴当初尝试报名软实力,课程结束后尝试报名校助,又在校助当中做的非常好,未来会邀请他入职也说不定。
主动尝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还可能收获机会。
03多尝试,扩大见识
我听过一句话:“识不足则多虑。”大意是:见识不足,做事情就会有很多顾虑。
你去超市买泡面,可能直接盯着老坛酸菜面去了,这是因为见识足,因为吃过很多口味的泡面,才不会纠结到底该买哪个。
你买衣服,知道纯白的衣服不适合自己,因为皮肤黑,穿着不好看,这也是见识足。因为以前穿过类似的衣服。
很多父母辈儿,不敢轻易关注公众号,怕被窃取银行卡信息;不敢轻易回复陌生人,怕被骗。很大原因是,他们在这方面见识不足,做这些事情时就会多虑。
所以说,见识,对自己很重要。
我有个朋友,多次跳槽。明明厌倦自己的工作,但每次跳槽,都跳不出自己的行业,只能换到同行的不同公司。
在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见识不足的一种表现。
如果他在大学期间多多尝试,每年去一家完全不同的行业实习,大学毕业后,至少会比较深入的了解四个行业,这样的话,说不定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不至于捧着这个鸡肋却舍不得扔。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太多了。
所以说:如果自己很迷茫、很无聊,每天在宿舍强行自己刷无聊的手机,然后痛恨自己为什么这么颓废,却又不敢尝试新的领域。
还不如逼自己一把,主动出击,尝试一些事情:兼职、实习、参加培训课程、公益活动等等。无论是物质或精神层面上,一定会有收获。
毕竟,在校可以主动尝试新事物;毕业离开校园后,不管多难受,都只能被动尝试新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