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地理散文
潜夫,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光辉

潜夫,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光辉

作者: 原绿色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3:32 被阅读0次

    潜夫,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光辉

    原绿色

        本来是去看董志塬山脚下的北石窟寺的,但缺乏佛学素养的人看那蜂窝似的密密匝匝的佛龛佛窟都差不多,也弄不懂北魏、汉、唐、宋、元、明、清的佛像到底有什么区别,更不知道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以及那些菩萨、罗汉、金刚的故事和讲究,大家的兴致就不是那么盎然,在佛门净地的约束下,走过场似的看了看。

    倒是蒲河和茹河交汇处巍峨壮观的仿古城建筑在明媚的日光下诱惑着游客。

    那是关陇丝路第一驿!据说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一个重要的驿站。

    在全国大搞旅游的时代,这个新造的“假文物”比北石窟寺那个真文物好看多了。在丝路文化的外表下,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城墙、建筑,而且几乎荟萃了当地的所有小吃和能够想象到的景观、文化,还开辟了包括玩水在内的娱乐项目,让现代人尽情地享受和消费这种混搭的繁荣和热闹。

    站在关陇丝路第一驿的城墙上,看到蒲河边的山崖上写着硕大的标语“丝路通衢,王符故里”,我心里一怔:王符何许人也?

    当一个地方把一个人物当成自己的骄傲来宣传,而且和“丝绸之路”并列媲美,那这个人一定了不得,一定是有着全国性的历史性的影响!

    年过半百,再不敢轻狂地说“我不知道的都不是名人”了。

    研究一下,王符,东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因“不欲彰显其名”自号“潜夫”,将其著作命名《潜夫论》。

    我这个数学专业底子的语文老师十分惭愧,对王符和《潜夫论》竟然知之甚少。

    好奇心驱使我走进了镇原县。

    这是一个崇尚文化的地方!不仅家家户户都练书法,闺女出嫁的嫁妆都要有名家书画,最主要是对王符的尊重达到了足够的高度,遗迹传说很多,让人感觉似乎有点冷落了那个影响北魏政治格局的太后“胡春华”。

    在县城的北面,一个大众活动的秀美公园被命名为潜夫山。

    潜夫山上有王符纪念馆,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有王符的巨大塑像,还有可以登高望远一览镇原县城全貌的高台——王符读书处,在纪念馆旁边的千年古刹里有粗壮的王符“手植柏”,在不远的乡村还有王符墓。

    王符的生卒年代其实没有确切记载,学界根据他交往的朋友的情况推测他大概活了85岁上下,在汉代也算高寿了。

    王符去世大约1800多年以后在镇原县的礼遇和他身前的落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

    王符叫“符”,《说文解字》里说“符,信也。”符信是古时候的信物,一般用作通行的凭证,是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可他为什么又要自号“潜夫”不显于当世呢?

    因为他是庶出之子,舅家无亲,在出身与门第观念非常厉害的家乡备受歧视;也因为他的个性“不苟于俗”,不屑于“求引荐”,游宦也得不到升迁;还在于他才气大于运气,大抵也属于怀才不遇的那种吧,只好“愤而隐居著述”,终生不仕。

    潜夫,也就是隐者。潜而能名,隐而能显,都不是凡人。

    潜夫何以名天下呢?

    王符为什么又能在后世声名日隆呢?

    其实他在当世就很有名气了,你看他结识的朋友,马融、窦章、张衡、崔瑗,一个一个都是当时一流的经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文章大家等等。从朋友的品位就能看出王符的品位。特别是,军功显赫的度辽将军皇甫规回到镇原,一听说王符来了,“衣不及带,屣履出行,同坐极欢。”而对其他所谓的官员都爱搭不理的了。

    王符太有才了,他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的《潜夫论》35篇,

    思想独到、深刻,而且通篇排偶,遣词骈俪,影响了后来建安盛行的华丽之风。

    见识不凡,文采斐然,读起来淋漓畅快,影响自然深远。

    我原来不知道,一些深刻的名句原来都是王符说的。比如“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比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比如“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到唐代魏征学过去变成了更简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朋友说毛泽东在《矛盾论》里都引用过的,我没有读过,也不敢妄言。比如习近平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里引用的“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也是王符的话。这就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差别。

    埋在土里的金子永远是金子,总有出土的机会发光的!潜夫王符对社会、生活、人生等方方面面的深刻思考,在他去世以后逐渐被人领会、传颂、流传,他的思想的价值逐渐被认可,他的伟大也逐渐被认可,在范晔的《后汉书》里有了《王符传》,只不过是和王充、仲长统合传,被称为“后汉三贤”;在《隋书》中王符被列入了目录,在《文心雕龙》中王符被归为“诸子”……

    随着王符的文章和思想的深入人心,潜夫逐渐成为载入史册的名人。

    宋代黄庭坚评价王符“能著潜夫论,何妨无外家?”

    走进王符纪念馆,沿着围墙是一圈名家书写的《潜夫论》碑林。细细读着1800多年以前王符写的这些尖锐透辟的优美语句,让我再次怀疑起《进化论》来,人脑怎么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呢?

    感慨古人的高明,也感慨古人的诚信。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历史长河中,王符的文章居然没有被侵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潜夫,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光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vi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