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鹤楼我也只是一个过客。何况我还有幸两次与它近距离对视,两次登楼远眺。而这两次中间隔着三十年的时空。
三十年前我和我妹我外甥陪我父亲中原关中巴蜀绕了一圈,本想从朝天门坐船东下领略长江三峡之壮观,没想到一票难求,我们四人又不能在外滞留太久,于是选择坐火车到武昌,结果在火车站附近找旅店时挨了宰,弄得没情没绪,第二天上了黄鹤楼都没留下什么印象。
我们这次到黄鹤楼的时候,山门正在维修,所以只能走侧门,感觉一切都很陌生,印象中上次没走这么多路,也没坐电瓶车。印象中黄鹤楼好像没这么高,离长江大桥也没这么远。至于岳飞广场、白云阁、南楼、千禧钟、搁笔亭等等附属建筑根本一点印象也没有。昔人費祎或者子安已乘黄鹤去,崔颢李白孟浩然们亦渐行渐远,黄鹤楼不知毁了多少次又修了多少遍,即如现在的鹦鹉洲也未必就是祢衡那时的鹦鹉洲。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03465441f2513ad4.jpg)
黄鹤楼高居蛇山之上,外观看过去是五层,实高九层,据说隐含九五至尊之意,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更是体现了它独特的文化意蕴。
走进高大宽敞的一楼大厅,迎面壁上那幅巨大的陶瓷壁画《白云黄鹤》让人遐想联翩:白云缭绕,江水滔滔,林木葱葱,危楼高耸;楼前诗人举杯,艺伎弹琴,美人舞之蹈之;楼顶仙鹤展翅,仙子吹笛,余韵如泣如诉。两旁立柱上长达七米的楹联气势磅礴: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4a58cd6574c1a9d3.jpg)
围绕黄鹤楼传说多矣,南朝传说荀瓌黄鹄楼遇见驾鹤客,接着是仙人子安乘黄鹄飞过黄鹄矶,唐朝传说费祎驾鹤返憩黄鹤楼,北宋是老兵黄鹤楼仙人洞遇仙赐金,元代传说吕洞宾在黄鹤楼卖墨,明代吕洞宾却在黄鹤楼卖桃,不一而足。
昔者有辛氏,卖酒黄鹄矶。遇一褴褛客,乞酒填腹饥。半年如一日,辛氏从不弃。一日其客曰,酒资欠多矣。篮中取橘皮,画鹤于墙壁。座中拍手歌,黄鹤蹁跹起。茶客日见多,十年财富积。一日客复至,奏曲横吹笛。黄鹤载客升,白云冉冉起。辛氏感其情,起楼黄鹄矶。酒香飘四海,楼高客不稀。
昔者有老妇,卖茶蛇山麓。一日见客仆,老妇忙去扶。送茶复送饼,吃罢谢老妇。好心有好报,手指茶楼矗。老妇揉眼看,壁上一黄鹄。用手拍三下,黄鹄即起舞。消息传得远,乐坏老财主。带人欲强取,黄鹄壁上伏。茶客笑其贪,财主溜之乎。县令带人来,黄鹤正起舞。县令扑个空,烧香请佛主。搬墙墙不动,拍手手麻木。油漆鹄自在,火烧鹄自如。忽然黄鹄下,县令忙抱住。黄鹄飞上天,县令坠江湖。黄鹤驮老妇,远去头不顾。时人建高楼,盛世思黄鹄。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镌有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两侧有《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两幅壁画,因为一心只想着看长江大桥,所以没怎么注意。
三楼大厅陶瓷壁画《人文荟萃》前人头攒动,画上从左到右依次是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等十三位诗人,个个仙风道骨,潇洒旷达,衣带飘动,仿佛只要吹一口气,诗人们就会携手从壁上走下来。每位诗人旁边又有他们各自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如王维的“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如孟浩然的“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如宋之问的“清江浮暖日,黄鹤弄晴烟。”似乎只要屏息凝神,就可听到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言吟咏他们的绝妙好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7653b552f6eebc17.jpg)
四楼几个小厅售卖名人字画和各种小玩意儿,走过。
五楼大厅的壁画水气氤氲,碧波如玉,仙袂飘举,楚风盎然,色彩鲜明,有氛围,有故事,有点烧脑。拍的人多,品的人点头不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a4e1f59146c17e5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731e2387187d238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90680/22d5827c040dca38.jpg)
楼外游廊上人更多,极目楚天,一览江汉之胜,以前就一座长江大桥,现在据说有11座大桥,而且一座比一座漂亮;过去低矮破旧的街巷被一座座高楼取代,而黄鹤楼依然孤峰耸峙鹤立鸡群,此得益于蛇山托举之功。凭栏遥想,不觉诗兴涌动,不喘冒昧,一吐为快:
崔颢昔骑黄鹤去,路人今上黄鹤楼。
昔贤一去不复返,空余今人对江愁。
昨夜霖雨湿梦境,今朝晴日照桥头。
卅年往事浮云过,且尽眼前杯中酒。
(2023.3.11.10:58~3.13.14:55.初稿,文中叙事诗系笔者根据有关传说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