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6
1.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21条《兴趣的秘密何在》,这本书中的一条条教育理念和句句箴言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同时这也是一本充满了善意、真诚和生命的灵气的书。虽然才短短读了这二十条,但我已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情怀和智慧所打动,每一条中对老师真诚的建议都入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条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兴趣的源泉有两点:
第一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再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这个结合点呢?我觉得这个结合点可以是实物或者一些教具,由对实物的喜欢转到对知识的喜好,也可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可以是简笔画或者游戏,课外的活动等,但是这只是为知识服务,是一个引子或媒介,所以不能把课堂上成表演课或游戏课。让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比完全听不懂要强。抓住一个不失趣的点,激发更大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探索成为一个发现者。当他们切身体会知识转化为力量时,会激发更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则完全是自发的,愉悦的。除此以外,通过已有知识打开一个未知的,却充满吸引力的,奇妙无比的世界!当然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要费思量,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结合学生,灵活选择所需要的抓手。
第二点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比如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炼,具有梯度性,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引发思考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真正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求知动力。兴趣的培养还在于广泛的阅读。
我们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去体会学生的成长,真正的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进步。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很重要。学生喜欢我们,才会喜欢我们教的学科,所以我们也努力和学生成为知心的无话不谈的朋友。并且不断提高自己,让我们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2.阅读新书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关于心理学畅销作家武志红,我早就耳闻,但这是阅读她的第一本书。封皮上浓缩的经典推荐语录,真是字字珠玑:”家是港湾,爱是退路”、“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帮助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被深深吸引了?看着封面上那只有很深寓意的小熊,我心里也在涌动着一种情感,小熊用双手呵护着一颗沉甸甸的红心,预示着他会收藏来自家人或其他人的真心,同时他也会智慧的爱家人爱他人。
喜欢扉页上的一句话: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让日常阅读如我们的呼吸一样无处不在,自然又自在!
阅读这本书的序《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我们了解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缘由,以及带给他写作灵感的七个阶段。听作者描述的那些不懂家庭教育的家长们的行为,我感到震惊,内心不平静,情绪为之起伏。但是读到最后,作者说借助心理的理论,我们可以懂得中国家庭的那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如何伤人的?他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改善家庭关系。一起阅读这本温柔且有用的书吧!
读了第一大章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中的三篇文字,挺有趣,加上案例分析,更加耐人寻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