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即负熵,学校何耗散?

教育即负熵,学校何耗散?

作者: 学者行者旁观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17:28 被阅读0次
与自己的捣蛋的远亲爱迪生不同,香农不仅小时候捣蛋,老了也捣蛋

17世纪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殖民头目约翰有很多有出息的子孙,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约翰200年后的一个商人后裔,来到密西根,娶了一位语言教师当妻子,生下一个儿子,正赶上火车时代,儿子一边在妈妈指导下读世界名著,一边在火车上卖报,不经意救了一个车站站长儿子,从此有机会学习发报技术。这个孩子叫爱迪生,是个发明家。

50年后约翰的一个后裔也是商人,娶了一个教语言学的中学校长当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正赶上铁丝网发报机风行美国(当然也是爱迪生发明的),这个孩子整天拿着发明家爷爷的电报技术,指挥乡亲免费使用铁丝网电话。这个孩子叫香农,是信息论之父。

我在考虑,这么以子孙有名的约翰家族,为什么几百年来却也只产生了两位有名的科学家、而在这两位科学家长期工作的地区,却有百所世界名校教育机构能成批量地生产科学家呢?用信息论能解释吗?

香农是信息论之父,他发现信息熵:,的意义是将各种机械、电子、噪音、信号、文本、声音、图像的毫不相关的东西的传输,给出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以及一个词汇:信息。香农的这个发现,开创了人类对信息论的全新认识,从此,信息学独立于或者高于信息载体成为一种元学科。不仅根据热力学定律,熵是增的,在信息领域,熵也是增的,而且等价,面对熵增和信息论的发展整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论的悖论,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将系统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l在完全孤立的系统中,符合热力学定律,系统最终走向完全无序平衡状态;

l在具有能量但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中,只有温度充分低时,才有稳定有序的平衡结构,这种平衡是死板的、确定的、高度依赖外界环境的、非自组织的和活力的;

l在具有能量又有质量的开放系统中,系统远离平衡态,可以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这种结构是自组织的、变化演变和充满活力的,非确定性的。

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食;香农说:信息即负熵;杜威说:教育即生长。三个人说这三句话几乎是同时代,教育如同阳光和引力,让学生们和学子内心按照负熵的模式高度有序,那么作为阳光和引力的教育机构,在远离平衡态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学校何耗散呢?

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晚年钻研的是生命的信息原理

至今还有人痴迷于深山老林修炼和封闭四书五经教育的,类同第一种情况,在一个完全的孤立系统中,教育作为一种负熵行为是不会发生的,信息最后达到完全无序,信息无序文明和教育也不可能独存,前些年经学教育的惨痛教训可见一斑。

第二种有点象传统社会的K12教育,只要保证温度足够低(教育标准是基础不变的教育、养育为主、安全幸福为主),教师的配偶是教师,教师的子女是教师,只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而不发生质量交换,平衡会发生、超稳定的教育照样会存在。

1919年,史量才、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张作平与杜威和师母合影,后排的陶行知将老师杜威的理论翻译得很有文艺范:教育即生长

第三种就有点像今天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等的现代教育机构了,教育目标与环境密切融合、教育中的质量与能力与精彩世界水乳交融,这种时候,唯一能产生稳定的是耗散结构,学校可以是一个耗散结构,它是有机的、充满活力的,却是不确定的和进化的。

好了,我们回到爱迪生和香农所需要的教育,由于养育这样两个高标准的人所需要的耗散结构(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标准的标准基础教育),需要从环境摄入高级形态的能量(发明、商科、工科、文学、时代信息),将低级形态的能量(物流、生活、食物、绿化、校舍)排给环境,耗散的稳定是以环境的无序(捣蛋、混乱、故障、爆炸、爱迪生孵小鸡、香农玩杂耍)作为代价的,学校比家庭更能创造这样的耗散结构适合天才的发展,因此密西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更容易复制天才的学生,而约翰家族400年才能出两个科学家。家庭不容易产生持续的人才高地的原因还在于,普林斯顿大学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从环境摄入高级形态的教师(比如爱迪生妈妈和香农妈妈那样的、香农和爱迪生爸爸那样的、爱迪生教父和香农爷爷那样的),排除低形态的教师(退休的和不合格的),但是约翰的子孙们,可不能随便选择和辞退自己的妻子和选择父母。

回看2000年来教育机构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生命形态(比如胎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终身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教育机构形态需要从外界吸收越来越高的形态的能量(稳定的、创新的、全球的、及时地、社交化的、体验性的),将低级形态的能量释放出来(社会服务、教育配套、网络信息支持、教育技术支持),这种稳定的耗散教育也是以环境的无序化(公司的消亡、网络的普及、大家庭甚至小家庭的解体、婚姻的短暂化)作为代价的。

也就是说:虽然我重视家庭交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家庭结构都还可能变化,学校仍将永生。

本文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专栏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教育即负熵,学校何耗散?

    17世纪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殖民头目约翰有很多有出息的子孙,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约翰200年后的一个商人后裔,来到密...

  • 【原创|发展】 华为其实一直在做一件事

    关键词:热力学定律 熵增熵减 负熵熵死 华为的冬天 创新发展 耗散模型 在商言熵 自我...

  • 「感恩日语」2022-230篇,耗熵思维

    听吴伯凡老师的课程,提到了熵增定律,如何将多余的熵耗散掉。 自己思考暂时定义它为耗熵思维,经多余的熵耗散掉,让肌体...

  • 查理.芒格100个思维模型之95:耗散结构理论模型 2020.

    耗散结构理论 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

  • 生命以负熵为食,人以有序为食

    生命以负熵为食,也即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生命赖以负熵为生。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对以孤立系统的无序程度的...

  • 我们搅拌在一起

    生命的延续从物理学角度看,就是生命持续吸收负熵的过程。即人要通过把“更有序”的外物之“序”内化成自己的序(负熵),...

  • 认真吃饭真的很有必要

    吃饭: 是人摄入负熵维持耗散体系的主要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人们通过吃饭获得能量供给给身体以维持生命。 一日三餐...

  • 生命是什么,什么是死亡?

    任正非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受到启发,悟出耗散结构,得以持续为公司输入负熵,维持组织活力,带领华为走向行业领导者地位。 ...

  • 我们用什么对抗熵增

    缘起,最近老听到熵增定律。 比如任正非用熵增定律来解释大企业状态,用耗散结构对抗大企业熵增。 比如有人用熵增来解释...

  • 熵中和的太极定律

    熵中和的太极定律 声明:本文根据方言音译整理 一、在总亼中互补的子亼,a亼的增熵即b亼的负熵。 二、加法的尽头是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即负熵,学校何耗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be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