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我和李先森在2023年旅游时候买的纪念书,但是直到我读了两遍后,才尝试写一些心得~
因为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它并没有像董宇辉说的那样,给我生命的力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书中写了很多死亡~我面对死亡一直都是悲伤沉郁,但书中就像诉说一个简单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波澜~
但迟子建对于景的描写,那种拟人化夸张的修辞手法,着实让我惊叹~
于是趁着李先森出差,又一次捧起这本书~
书的故事以一个九旬老人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书中描述了生活的严寒、猛兽等灾难,男女之间最原始的爱与恨,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蕴含着最真挚的人类感情。
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的,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面临过日寇的侵袭、文革的打击、国家对大兴安岭的开发给他们生活带来的转变,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反抗着,用尽全力维护自己民族那片神圣的栖居地。
他们的生活~在我这样从小在城市生活的人看来是艰苦的~寒冷、频繁迁徙、与驯鹿为邻……物质生活的匮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可他们的生活也是渴望而不得的——与自然时刻相伴。
书中说这条额尔古纳河,从银河流淌而来,在干旱的人间流淌了千百年,在她的右岸,生活着一群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人,他们用双脚和驯鹿梅花般的足迹踏出了一条条“鄂温克小道”,河岸上的篝火,燃烧在右岸,但也把左岸的雪野也映红了。
书中印象最深的“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在鄂温克族人眼中,清风明月,日月星辰不仅是知音、伴侣,也更像他们的前辈,指引着他们一路向前走。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就会吹散心底的愁云;心烦了,就到河畔去听流水的声音,它们就会立刻带来安宁的心境。
书中的达玛拉就是一个智慧的女人,她喜欢赤脚站在水中,对着白色的岩石作画,有时一直画到太阳落山,但她却早已用画笔为即将来临的黑夜一轮明月和七颗星辰,静待着黑夜的升起。
第一次也是听到“风葬”这个习俗~是鄂温克族传统的习俗,他们会在人去世后在松林中选择四棵四角相对的大树,砍些木杆,担在枝桠上,为其搭上最后一张铺,还会用桦树皮铰了两个物件,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以这样的一种原始而朴素的方式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活着的时候亲吻着森林河流,逝去时也仍然选择归依自然的怀抱~
书中反复强调:鄂温克族是一个与“火”有着不解之缘的民族。“火”不仅是鄂温克族人对生命的信仰,更像是他们每个人身体里那颗“跳动的心”,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始终护卫着它。即使是在面对死亡时,他们也始终相信:“魂去了远方的人,你不要惧怕黑夜,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
这最后一支以放养驯鹿为生,驯鹿以苔藓盐为食,需要不断迁徙的鄂温克族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时候,也显得那么的脆弱。当大批的卡车开进森林,运材路和铁路一条条修起来时,“鄂温克小道”渐渐消失了,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驯鹿也被驱逐下山~
越来越多的鄂温克族人下山定居,依莲娜就是其中的一位,小姑娘带着绚丽的才华走出了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的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历经浮华的她,在原始文明与现实文明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
但也有一群老人不愿下山,他们觉得:“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
最后,想说一下死亡,因为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的爷爷去世了,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看待这件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离开了)很突然,明明还在计划带着新生命去看望爷爷,但是猝不及防的就离开了~
如果从这个民族淳朴善良的人们对死亡的视角去看:死亡可能不是消失,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如列娜变成了小鸟,林克被雷神接走了~死亡总是使人心情沉重,但鄂温克人接受现实,尝试着与生活和解。
书后记录2002年迟子建老师的丈夫不幸车祸去世。他们非常的恩爱,丈夫的去世对她的打击太大了。整整四个月没有离开过屋子,不敢逛街,不敢去商场,不敢去所有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我想正是她在这三年期间对丈夫的思念,所以在这本书中更能体现死亡的意味~
我一直记得小的时候,姥爷会早起给我买最喜欢的火勺,奶奶会看着老照片给我讲她不负韶华的日子,姥姥那温柔细腻的疼爱,爷爷坚韧不拔的毅力~虽然他们都离开了我,但也许死亡是一扇门,它并不是结束,而是进入了另一段旅程。
他们没有走远,以另一种形式围绕在我们的身边。陪我们赏花观月,陪我们哭,陪我们笑。
突然想起非常喜欢《寻梦环游记》给予的死亡教育:“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