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训师Vs教师

培训师Vs教师

作者: 周琴锦西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00:17 被阅读0次

2018.10.18 #第一条简书#

      被各种活动耽误了的实验课姗姗而来,七年级的学生有点兴奋。每年上“显微镜的结构”这节实验课我都有点头痛:第一次进实验室的小屁娃们太兴奋,即使是老师我反复提醒,仍然会不停地去东摸摸西搞搞,一点也没有规矩!不过回想自己几十年前读大学时第一次用计算机,还不是一样啊,老师讲的什么原理简直没有心情听,只关心怎么把这个玩意儿鼓捣清楚。同理心啊,“堵不如疏”,既然这样,倒不如利用空前高涨的学习兴趣,干脆放手让他们去探究体验和发现,来掌握显微镜那些拗口的结构名词。考虑到学生们好多都在小学阶段对显微镜有所了解和接触,但是知识零散片断不规范,所以我提醒自己,不要当过度关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师”,试试做一个引导孩子发现生物“秘密”的单纯教师。

      这节课我没有再像往常那样又是PPT又是实物,费尽心机去介绍显微镜各部分结构,而是直接用四个问题串起来这节内容:1、显微镜的什么结构能放大物像?2、什么结构调节光线?3、什么结构调准焦距?4、显微镜有哪些直接可以触摸的(机械)部分?对第一个问题,几乎人人都一下子在书上找到了答案:目镜和物镜。但是,学生们真的明白了吗?我让一个手举得高高的小男孩上前来在实物上给同学们指示一下。“这是目镜、这是……物镜?这也是物镜?老师,到底哪个是物镜啊?!”因为安装了两个物镜镜头,小糊涂观察不仔细,自己有点不确定了。那好,强调一下要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顺便通过仔细观察把怎样计算显微镜放大倍数这个知识点破解了。第二个问题难度稍微上了一点点,先从“光学显微镜”几个字入手,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使用的是需要光线照明的仪器,然后追问:“在教室里有的地方明亮,有的地方暗,外界光线强弱不同的地方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怎样才能看得更加清楚?”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直观可见很好理解,但是,没有物理基础的七年级学生对折射和反射这些光学知识有点懵,怎么让他们发现反光镜的秘密呢?我打了一个比方:“同样直径的碗和盘子,谁装水能装更多?”,再观察反光镜,眼尖的孩子已经发现反光镜一面平一面凹,立即反应过来“凹面镜反射光线更多”,当然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情况用凹面镜什么情况用平面镜了。至于第三个问题,“调准焦距”是什么鬼?对物理知识严重匮乏的小屁娃们来说简直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嘛!没关系,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们虽然没见识过要调焦的老式相机,但是微信里面的“扫一扫”对准焦距时那一声“嘀嘀”大家都熟悉得很哦。这个梗好,立马就有孩子站起来告诉大家,放在物镜下的物体不是一下就看清楚了,也需要像“扫一扫”一样上下移动才能看清,所以,转动显微镜的“粗、细准焦螺旋”才能对准焦距。聪明!后面剩下的机械部分孩子们直接上手,一边对照实物一边看图,迅速就把结构名称、作用和显微镜的取放等等问题全部解决。趁热打铁立即巩固,帮助新知识的建构。不过这次不是老师我来出题考大家,而是让孩子们“自相残杀”:对照实物,男女生分成两方互相出题考。而且我还跟他们说好,哪一方赢了,就可以获得下节课在实验室选择座位和同伴的优先权,输了的一方就乖乖听指挥。为了考到对方,大家真真是绞尽脑汁啊!一个考名称,另一个就考功能……热烈的气氛让实验室都沸腾了,下课铃声响起还不愿放我走,强烈要求:“老师,我们一定要分出胜负!”哈哈,乖乖些,这不是让我破了“从不拖堂”的例吗?

      一节课只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最初感觉,教学效率是不是有点低啊?一周只有两节生物课,这样是不可能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上完的。可是,上不完又如何呢?也许会暂时影响考试的分数。但我想,知识的细节容易忘记,但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查到,有必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记忆那些多而繁杂的细节吗?吃力又没有什么价值。常常听到有一种声音:“现在的学生越学越懒、越学越笨。”为什么懒?为什么笨?多数孩子都是因为失去了爱因斯坦最爱惜的“神圣的好奇心”,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欲望。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保持住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也许才是我们老师更应该关注的。这两天在看周国平的《论教育》,书中有一句引自卢梭之口的话很有意思:“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而是要浪费时间”。所以,慢慢让孩子们体会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探究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慢一点又何妨呢?于是,释然~~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教学就是教师伴着学生一起前行的过程。以前,我充其量就是教授知识技能的培训师,我在前,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将来,我想做一个放手让学生自己往前走,只有当前行方向出现较大偏差时,才跑到学生前面引一引、带一带,其他时间都在旁边为孩子鼓掌加油的陪伴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培训师Vs教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师Vs教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g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