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读书想法
浅更文 渡荆门送别(品读)

浅更文 渡荆门送别(品读)

作者: 蓝齐儿1012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19:43 被阅读0次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荆门山是蜀楚之界。诗人在乡读书二十年,弦满待发,终于要离乡冲天一鸣了。此时此刻,他心中勃发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柔情。两种情感交织,催动了这首飞动而温柔的诗。

从荆门山千里之外的绵州远渡而来,诗人第一次出蜀,到楚地游历。遮天蔽日的夹岸高山化为一川平原。原本在三峡中奔腾的江水也宽缓下来,浩荡地流经旷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内含一种动势,仿佛舟行者眼中,山势是“变幻”成了平原。

这番新奇和豁然开朗的体验正暗合诗人告别过去、将要进入新人生的跃跃欲试的心情。跃动的生命力由“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表现:明月从天上飞入水中,宛如一面明镜;云气蒸腾,结成海市蜃楼的奇景。下、飞、生、结,四个字造成浩大的流动感。其中有憧憬,也有地势变化的新鲜感。三峡水流湍急,水中无圆月;峡谷逼仄,无从望云楼。而荆门山的水面宽阔,天空开远。

在这一片明丽而旷莽的天地中,诗人心中的壮怀正在蕴蓄。此时,一缕乡愁升起:这滔滔江流中也有万里之遥的故乡水吧,它仍在默默地护佑着诗人。

于是,一丝安慰与酸涩在壮怀中涌动,从此诗人开始了他悲欣交集的人生。


李白的诗句,从上学时,读的第一首诗《静夜思》开始,就觉得言语朴素,朗朗上口;意境悠远气势磅礴。古诗词的美,在于用精美的语言,传情达意含蓄且无穷尽。

相关文章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谷纯吉国学经典记忆武林计划第一季】唐诗绘图记忆第1首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赏析和中考

    《渡荆门送别》 出题:沧海一粟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离开家乡时所作,描绘了沿途的见闻以及感受,颔...

  •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经巴蜀...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 渡荆门送别

    久不习字,写之良久,深感力不从心。 2019.5.20卜未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更文 渡荆门送别(品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h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