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刘宏工作坊 八年级语文备课室
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赏析和中考

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赏析和中考

作者: 斯石英 | 来源:发表于2020-10-23 07:48 被阅读0次

    《渡荆门送别》

    出题:沧海一粟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离开家乡时所作,描绘了沿途的见闻以及感受,颔联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品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离开家乡时所作,描绘了沿途的见闻以及感受,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思想内容】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

    【名句赏析】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 辽远的原野。

    【五年中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答案】

    (4分)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②“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C(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2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

    2.(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分)②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处,气势磅礴。(大意即可)(3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1分)

    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2分)

    【答案】

    1.故乡(家乡)(1分)

    2.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要有联想或想象,2分)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⑴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⑵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⑴(3分)示例: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1分)。(意对即可)

    ⑵(3分)怜:喜爱 (1分) 抒发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⑴本诗中的一个“      ”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1分)

    ⑵请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2分)

    【答案】

    ⑴入(1分)

    ⑵示例:

    ①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②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③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分;切入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

    (评分说明:此题主要考查作品的艺术特色;答题的角度很多,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还可以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只要能找准一个切入点,且能简析出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2分)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2分)比喻    水中映月。(每空1分,第二空答案与“水”“月”相关即可。)

    2.(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湖北省黄石市】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⑴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0.⑴D

    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湖南省衡阳市】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答案】7.“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

    8.对偶。气势磅礴。(2分)

    清北毕业名师趣味直播授课,让孩子爱上语文课堂-仅29元

    5天9课时突破阅读写作,读写双向提升。加1元可再得9课时数学课包邮赠送2套27件教辅文具。班主任时刻督学,1对1答疑辅导

    广告查看详情

    开通VIP,免费获得本文

    本文立即免费保存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100W文档免费下载 5100W文档VIP专享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分享收藏下载转存活动图片

    立即领取

    VIP教育大礼包

    热门小说免费读

    精品课程

    实例讲解:中考数学速算巧算秒杀绝招合集

    ¥19.98

    春秋永恒

    32课节

    中考物理总复习 浮力相关计算

    ¥0.1

    物理凡老师

    1课节

    岳老师讲解中考阅读题(第二组)

    ¥1

    常看常新的语文天地

    11课节

    相关推荐文档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名师优质资料

    部编本初二语文《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及中考题汇编 好评

    《渡荆门送别》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推荐

    李白《渡荆门送别》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渔家傲》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次北固山下》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热门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赏析和中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bm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