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文案要用最浅显易懂,类似大白话的口吻,去把客户的方案描述出来。
有的时候要粗俗无比,有的时候,要像一个80岁的老头老太太一样说话。
而写文章恰恰要相反,字斟句酌,一句三叹。
把自己的文章想象成一块美玉,小心翼翼的用刮刀一点点雕琢,力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我每天在这两种阴阳两极之中,来回徘徊,再加上生活琐事的烦扰,感觉自己,在神经崩溃的边缘不断探索。
敏感是我的心,专一对文字,大条是我的人,愧对生活。
本身是个极致的人,只能把它延伸到文学当中,不断的延伸,不断的伸出自己的触角,去探索,偶尔恍惚,感觉自己一样也做不到好。
上对不起客户的殷殷关照,下觉得自己的文笔把文字亵渎了,中间还觉得对不住家人,愈发疏离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越来越遥远。
我走不进去他们的世界,他们也无法和我沟通,或者生活的彼端,离得越近,心就越远。
或许我童年时代,母亲看我的眼光也是这样的吧。
所以她的眼光总是那么悠远,她的神思从未放在我的心上。
我尽力的不把这种传承放在两个孩子身上。
但在欢笑的同时,我依然深深忧虑。
宇宙大道所谓的平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终极状态?
人生的自我修炼,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平衡状态?
今天的文章有点深入了,但是我依然不禁觉得所有的写作者应该审视一下自己,到底想到一个什么境界?想把自己的写作提高到一个什么境界?你写的东西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你要给别人展现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大师的写作课》,我读完了。
就算是极力推崇的张爱玲,到了晚期,写《小团圆》的时候,也有点驾驭不好自己的精神境界了。
受这本书所束,所以我今天写的文章有些隐晦了,不知大家能否看明白,给一点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