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六月,我所居住的这个海滨城市,风烟俱净,湿润微凉,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年年此时,百丈蔷薇花开缭绕;年年此时,莘莘学子鱼跃龙门。
想起三年以前,陪孩子高考,情景如在昨日,历历在目。
六月六日下午,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些食品、蔬菜、水果等,那时孩子正在实验中学熟悉考场,回家路上,我和孩子爸爸都没有说话,心里在胡乱想着,孩子分到的高考位置,不知是不是他感觉舒服的,是不是喜欢。
回家的这段路大约不少于二十个信号灯,孩子爸爸发挥了神奇的开车技术,我们竟然幸运地一路绿灯回家。仔细想来,能一路绿灯,其实不是幸运,而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担心情绪,继而自我调整之下的一种积极暗示,当时的我们,借假修真,认定孩子一定会幸运、顺利,这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独特祝福吧。
近几天,看到家中有考生的朋友,准备了灰色袜子,然后一针一线绣上黄色对号,慈母临考密密缝,是祝福孩子走向辉煌(灰、黄)前程,更是一种有仪式感的美丽佑护。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每考完一门课程,便去教育网站浏览考试反馈信息,看到反馈说没有偏题怪题,心中便非常高兴,当看到作文不好找论点时,心便有被悬起来的的感觉。
中午为孩子精心准备午餐,不能太热,又必须方便食用,鱼要去刺,虾要去皮,水果切块,还准备了最漂亮的盘子摆出造型,不过具体做了什么菜式,却是想不起来了,记得最清晰的是,孩子安静从容、淡定沉着的表情。
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却丝毫没有睡意,没上闹钟,害怕吵着孩子,听到孩子在隔壁房间睡的香甜,感觉特别安心,想起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父亲曾经说过的话:能顺利考完,就是最大的成功。
晚上孩子去学校自习,便在家准备第二天三餐,香蕉是快乐水果、智慧水果,不可缺少,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米饭提供能量,鱼、虾、牛肉提供蛋白质,我的眼里既有食物,又有一张营养配比图。其实也不在于孩子能吃到什么,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吧。
第二天下午,高考结束,家长们都到学校接孩子,学校里少有的热闹轻松,家长和孩子多少的忐忑焦虑,在此一瞬间就画上了句号, 所有的家长都会对孩子说,“半由人力,半由天命”,考好考坏没有关系,尽力就好。
孩子回家后,并没有想象的如释重负,依旧和以往放学一样淡定,不同的是,书包被塞得极度鼓胀,手里还抱着许多书和文件袋,孩子把笔记和课本分成两摞 ,课本放在了仓库,笔记本放进了书橱。
十二年来,陪孩子一起经历青春期,那是谜一般的猜测和无解 ;也陪孩子一起经历成绩的起伏降落,那是喜忧参半的迷茫和期待。
十二年来,能够引出孩子的内心潜能,使热情与兴趣链接,是每位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方向。也许直线距离是最近的,但留下最美记忆的,应该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中,家长和孩子一起不断重复、不断修改、不断提升的过程。
漫漫求索路,结束的时候,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无悔,亦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坦然。
三年后的今天,孩子已经在北京高校,读着自己喜欢的专业,他说,高考是一段被动学习的结束,也是主动学习的开始,感谢高考,给了他快乐充实的回忆,更给了他一直奔跑下去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