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与艺术作品最初的接触是被动的,全看机遇把什么样的作品带到我们面前。因此,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当然要用书法史上一流的作品来建立审美标准的基础。无论我们何时开始学习书法,都应该学会欣赏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
书法历史悠久,技巧复杂,蕴含丰富,没有那一件作品能全面的反映出书法艺术的所有特征。同时,每个人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只能从一件作品中感受到部分含蕴。只有一定数量的杰作有所感悟,才能对书法艺术真正有所认识。
某天和友人聊天,聊到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如何欣赏书法。
这个问题很大,在我回答友人问题之前,我问了几个很基本的问题,楷书有那四大家(颜欧柳赵,前仨是唐代,赵是元代)?颜体,柳体有什么区别?什么是闲章?什么是朱文白文……
其实我想说,我们在讨论或者欣赏一个事物的时候,不求特别专业,至少也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谈欣赏这个话题,才不至于太大太空。
欣赏,也是可以落到实处的。
自己感受到的,才印象深刻。被灌输的,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
那么如何对于艺术有自己的感知呢?其实艺术都有共同之处。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任何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都是有节奏以及层次的。节奏是有轻重缓急的,这么说,大家就很好理解了。用节奏来说书法,又怎么理解呢。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不着急,我们先来说音乐中的节奏和层次感,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们最熟悉的这首曲子,琵琶语。
《琵琶语》是电影《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题曲。
全曲时长4分钟19秒。我理解的是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琵琶为主要乐器,娓娓道来这个陌生女人成年前对男人的爱恋是如何开始的,那些擦肩而过的情愫,那些在楼道里的偶遇,那些男人无心的回眸……第一部分在琵琶为主的曲调中伤感的回忆着。第一段,算是前言。
中间这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配上龚琳娜那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啊……啊……”,钢琴为主的反复曲调中,仿佛看到一个柔弱的女孩子长大成了一个女人,一个为你而活的女人。适时而进来的女声从远方飘来,柔和钢琴的硬度,整个第二段在女声的哀怨中得到了升华。
曲子继续反复,不同的是第三段有了笛子。笛子这个乐器高亢、幽怨而清亮。此时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女人独立的抚养着唯一的孩子,辛苦但而满足。她的想念,一次又一次,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笛子的带入,更能体会到女人一个人带孩子艰难和不易。
当我们还回味着笛子声中的幸福、不易以及艰难时,笛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箫。自古以来,箫都是很悲的一种乐器。在最后这一部分的曲子里,以萧和人声为主。此时,女人的孩子死了,女人唯一的希望和幸福感破灭了,此时的人声仿佛就是这个陌生女人的哭泣, 又仿佛是一种歇斯底里之后又归于沉静的控诉。
音乐的节奏和层次感,其实无处不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听出其中的节奏和层次的奥妙。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去试图理解一首曲子的音,而要深层次的去感受它的情怀。如果我们能用这种心情去听一首曲子,那么我们也可以去用这种感受去理解一幅书画作品。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层次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欣赏一段肚皮舞的时候,也是非常有节奏的。熟悉肚皮舞的同学,肯定有感受,它是有快有慢的,最能引起观众鼓掌的就是它抖肚皮抖的特别快的时候,但是一段肚皮舞不可能全程都只疯狂抖肚皮呀?它的构成必定还有其他动作,脖子、手臂、臀部、腿部这些其他不同部位的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肚皮舞,相辅相成。
不仅仅是肚皮舞,一个优秀的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情绪是直接融合在节奏和层次之中的,它不是象征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可以说,我们欣赏任何一种形式的的艺术品,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等,都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张驰。
音乐如此,舞蹈如此,其实文章也如此。比如,一篇文章。如果一篇文章没有节奏和层次,那基本上是就是小学生作文了。有同学很吃惊,文章怎么会有?好,我问你,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开头、过程、高潮、结尾。写四个要素,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语文老师给分点。那么,这也就是文章的节奏所在。再多说几句,写文章的时候,很多作者长短句搭配,大段的文字和简短的段落搭配,这些也可以看作是文章中的节奏。如果文章失去节奏,也就失去了看点。
好,这是文章。那么,很多事物也是有其节奏的。一个高潮迭起的演讲,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一场精美的舞蹈,一篇优美的文章…节奏无处不在。此时,我们也可以把节奏理解成松弛有度。
当我们从非常接地气的角度理解了节奏和层次这两个简单的字眼的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书法的时候,也就迎刃而解了。
书法中伟大的作品,其实都是日常书写的产物。
比如王羲之的丧乱帖,颜真卿的祭侄稿,前者是一封信,后者是一篇文章的草稿。这种并非为欣赏的目的而作的作品,能够最大限度保留作者书写时精神活动的轨迹。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再比如这篇苏轼的王齐翰勘书图跋,王晋卿暂时失聪,苏轼断定是精神作用所致,一封风趣而充满个性的信,尽然真的使王晋卿病愈,文章可见苏轼性格洒脱、风趣的一面。这是宋代士大夫的洒脱,一位修养深厚的知识分子的洒脱。书作亦如是。字结构各尽其态,行笔中、侧、卧、立,极随意,但又不失淳雅,作品各行分明而连贯,相邻两行又有不同方向的欹侧,使作品凭天几分动荡感。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
再比如王铎枯兰复花赋。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
表现的就是王铎雅致的一面,一洗狂放激越,从容不迫的铺陈线结构,然而仍藏有棱角,折笔处在凌面上划出的刀截似的方笔,不加任何修饰的直线式点画,仍能使人认出另一个王铎。
方劲、直率的线条与其他圆转的线条融换为一体,这不容易做到。秘密也许在于他自然流动的行笔节奏,没有弯折处的着意停顿,藏锋,提按都在连续的推移中同时完成。在这种流动的节奏中,转笔自然是维持线条运动的主要方式,而折笔则成为使节奏顿挫而富有变化的重要手段。折笔的迅速变化,没有琐碎的操作,清晰而爽快,整个作品的节奏完全随作者的意愿而自由调整。也有明显的提按、留顿处,但是不是观众所能预计的节奏形式。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不同的作品,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一幅都去临摹,只是在众多的一流书法作品中培养一种队艺术的感受力。只有我们自己对这些作品有所体会时,才会对书法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任何一件作品的排斥,都会让我们忽视掉其中一些重要的东西。由于我们气质、性格的差异,可能会对一些作品有所偏爱,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并不会妨碍我们去感受这些书法作品的内在魅力。也可以说,你可以不喜欢它,但是仍然可以从中有所感悟。
欣赏这些东西,需要积累。可能我们看一部电影,听一场音乐会,读一本书,听一首歌,这些似乎都和书法无关。但是,正是不同的艺术形态,扩展了我们的眼界,当我们在一天天的修炼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在普通的文字中,看到不普通的节奏。
节奏只是欣赏书法作品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之处。比如一幅作品的年代、同时期其他艺术家风格,该作品创作背景,作品内容、画面的布局,章法、用笔、用墨、空间感等等这些都需要逐渐的理解。
从小父母的教育都是说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但是,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恰恰可以眼高手低,在一流的艺术作品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进而促进自己的书写水平。
后记:一点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吧,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紫玄: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书法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