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2

作者: 笙箫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22:17 被阅读0次

    论语·学而篇第一(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了吗?”

    这一章中心是论学。《论语》开篇就说学的喜悦和乐趣,可见对学的重视。

    “君子学以致其道”(19·7),《论语》所说之学,和现今一般人理解的知识的学习不同,主要是学为人之道。旧注所说的“觉”,是对为人之道的觉醒,对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人的觉醒,与西方思想中说的“自我觉醒”也不同。这是值得注意的。

    这一章三句话叙述学者一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感受,“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论语新解》)。第一句是说初学时自己从学习中感到的喜悦;第二句是说学习有遇疑难困惑时,有同道自远方来相互切磋,答疑解惑,从中感到的快乐;第三句是说学有成就,不为人所知,而心无愠恼,是君子所应有的态度。

    《论语》所说,许多是孔子自身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对这一类内容,不能停留在文字和道理上的理解,必须结合读者自己的经验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懂得。如读本章,对学的悦和乐,一般人常不易体会,而总觉得学是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苦事。我们要注意联系自身学习的经验来体会孔子学习之乐来自何处,我们如何才能体会到学的乐处。

    人生在世,总希望得到他人的了解,为人所知、所用,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不为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人常会因此而懊恼,怨天尤人。本章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但他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孔子是怎样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我们自己怎样才能也做到这一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一章的意思是: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悌却又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悌,这是行仁的根本吧?”

    有子从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的角度说孝悌的意义,是当时宗法制社会状况的反映。宗法社会下天子、国君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大夫,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孝的时代性的内容和意义。秦以后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取代了宗法封建制,孝悌就失去了这样的意义;而在近代宗法等级制度瓦解之后,孝悌与不犯上作乱的联系就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基础。

    孝悌的本义,是善事父母、兄弟,孝亲敬长,属于家族伦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从孝悌开始。人不孝悌便不能爱人,也就无仁心。这是孝悌的普遍性的基础和意义,是不受时代限制的;只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孝悌就是家庭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道德基础。

    孝悌是仁心的表现,爱人从孝悌开始,但它只是行仁的一个方面,能孝悌未必就能仁。一说认为,“为仁”二字应连读。为仁,就是行仁。孝悌只能说是行仁的根本,而不能说是仁的根本。“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朱熹《论语集注》)这一解释,比较能与孝悌的本义相合。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来讨人喜欢,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巧”和“令”,本都是褒义。这里说的巧言令色,是专求讨好他人,待人没有真情实意。仁的实质在于人内心仁爱的情感,美好的语言、和善的脸色是好的,而根本的是内心的真诚。虚情假意,自然谈不上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3-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q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