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8-07随记

2022-08-07随记

作者: Gabril阿冷 | 来源:发表于2022-08-06 22:15 被阅读0次

噢,今天是立秋了?

“点个喝的吧!”

“好啊,今天立秋了,要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

说完这句话,我自己也笑了。

什么时候喝个奶茶也要等“秋天第一杯”了呢?

仔细想想,似乎已经找不到今年来上一次喝奶茶的记忆了。

能确定自己喝奶茶的日子,大概得追溯到6、7年前。

但无论是今天的这杯奶茶,还是6、7年前的奶茶,似乎比不上记忆里大学时学校小卖部的奶茶。

那是第一次真正自己主动花钱买一杯奶茶。掐指一算,都过去十五年了。

十五年前的自己,甚至无法记得“十五年前”的事情。而现在聊起天来,都可以动辄“十几二十年前”了。

当然,“上个世纪”似乎听起来更霸气一些。算在大学,应该叫“本世纪初”。

本世纪初,纯奶茶两块,加珍珠一块,椰果5毛,全家就是3.5块。

今天买的这个,11块,不算离谱。倒是六七年前二十多块的奶盖茶比较可怕。

口感上真的有很大区别吗?可能真的没有。同样的椰果同样的珍珠。可能茶和奶更高级一些……也不合理,要是真的变高级了,那么意味着净利润就少了,难道卖奶茶的人赚得也少了吗?

应该是,这十几年来,淘汰的老配方很多,新配方的成本也不断降低,才有机会出现类似某雪某城这样的价格。

但所谓的高端奶茶呢?那些动辄二三十块的奶茶,到底是溢价还是贵在配料上呢?

椰果珍珠之类的应该不至于越来越贵。那么估计就是奶和茶的品质。

但是,喝奶茶一不为奶,毕竟也不可能用鲜奶加茶,会有化学反应吧?

二不为茶,我要真喝茶,还得放糖奶和配料?不至于吧~买个茶包,茶味不就足够浓郁了嘛。

那么实际上,我们是喝茶和奶结合的内容,所以无论怎么强调茶还是奶好,都不能说明奶茶本身够好。

也就是说,奶茶的口味,应该是认真考察不同的奶和茶的组合,以及各种调配方式之后再得出。单一的奶和茶的提升,哪怕是两者都各自提升,都不能保证口味能提升。

这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没有什么东西真的是能靠那么一两个因素就能说得清的。

想起之前和别人说,我并不是一个懂咖啡的人,喝咖啡喝的只是那种感觉,那种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咖啡,而且觉得好喝的那种感觉。

很有可能,在其中夹杂的,也有一种“我成为大人了,所以可以喝咖啡了”的一份心情。

就比如至今我都对美禄、阿华田念念不忘,虽然他们只是“可可饮品”,但可能在当年的我看来,它们就代表了咖啡。

挺肤浅的,但也许这就是青春的有趣之处吧。

想起那时候,买奶茶喝几乎不需要理由,它更像是一个伙伴。

吃饭,买一杯;去打球,买一杯;去图书馆,买一杯;看个电影,买一杯;去网吧刷野,买三四五杯,甚至要给兄弟们带上几杯……

甚至会有“一看到奶茶,大家都会满面笑容”的印象。

这种印象也一直持续到工作的时候。只是那时候奶茶的成本高多了。

一个寝室也就4个人,我们班一共就9个男生,9杯“全家福”也就30块钱。虽说那时候物价低,吃个饭也就是10块不到,但也是三四杯奶茶了。

而现在,一顿饭能不能买两杯奶茶还不好说。

某种程度上,也是奶茶行业卷起来了,像不得学校这种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价格可以低,材料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如今的奶茶店,貌似都能进驻大学城,甚至一般大学的内部了?

不管如何,大学那时候对奶茶以及类似饮料的印象,似乎都一直带到了今天。

现在的我,总是要在工作桌上摆上点饮料,才能安心工作。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一旦决定要连续工作多个小时,就一定要先把饮料安排上。之前某点点还比较流行的时候,它就是我的长期“伴侣”,甚至连打游戏的时候都不能缺席。

然而最终也导致了我的肥胖和一些身体疾病。

为了一份珍贵的心情,把身体搞得不太好了,也不知道是得是失——不对,这应该是推卸责任吧。

不过,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怎么喝奶茶都没啥大事,除了确实是年轻之外,也许规律的作息和经常性的运动也有很大功劳吧。

完蛋,现在想想,好像几乎每天都在这些方面鞭策自己。说明什么?说明自己还是很欠鞭策,啥也没做成!

别随记了,写写每天打卡是不是更好一些?(这事儿好像也提了好多次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8-07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qi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