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谦卑的去爱,谦卑的去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谦卑的去爱,谦卑的去生活

作者: 王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7-01-16 08:56 被阅读234次

    尼采说,“我从他那里获得了有价值的心理学资料,所以我才如此重他,崇拜他。”

    陀思妥耶夫斯基:谦卑的去爱,谦卑的去生活

    1.黑夜到底给予了什么力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时间通常是在夜晚,他七点半起床开始工作,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五点。据他在日记中记载,在黑夜工作,可以免受外在事物的打扰。作家在黑夜写作,不仅仅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此外还有许多:比如鲁迅,卡夫卡,海明威,杜拉斯,路遥等等。

    其实,黑夜即代表着孤独。不受外在事物的打扰,而专注于内心,寻求内心的丰富和完整。写作者即是在创造一个世界,他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里任意驰骋,他们与外在的世俗世界得以完全脱离。黑夜是一种魅惑,它让作家们沉醉不起。

    弗洛依德有个著名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最为野性的,是人最为原始的一面;自我则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世俗的一面;超我即神性的一面,人超越自我限制而达至的神性。而在这三者中,自我和超我都是经过刻意伪装和改造过的,并不真实。唯有本我,这个隐藏在内心深处,耻于显现的我,才是最为本真的状态。

    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的显现,寄希望于梦境

    但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里,黑夜就足够了。他只要能在黑夜中写作,不受外在的名声影响,不为债务所累,他就能交付心灵,挖掘人性深层。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的含义,在追求自由……这在他的日记中有深刻表现:

    “我对周围的一切完全淡漠了。可是我的觉醒却更为强烈,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获得自由。”

    “人是一个谜。需要解开它,如果你一辈子都在解这个谜,那你就别说浪费了时间。我在研究这个谜,因为我是一个人。”

    “活着而没有希望是悲哀的。向前看,未来使我感到可怕。我似乎在没有一丝阳光的寒冷极地的氛围中奔跑。”

    于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里,他不仅选择在黑夜写作,同时,他也在书写黑夜。在漫漫无尽的黑夜里,他独自静坐,但同时也在望着窗外,寻找黎明

    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挖掘

    在《罪与罚》中,拉斯科尼科夫深爱着索尼娅,但一瞬间,他又觉得他恨她,这样的念头让他惊恐不安。

    其实想想,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情感从来都不会是单一的,它是复合体,总能将两个截然相反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爱一个人最深,难道不也是恨一个人最深么。我们渴望在爱情里超越自己的短暂性和虚无性,渴望爱情能满足对永恒的期许。然而,这种渴望并不能长期存在,它具备了偶然性和随时性。在爱情里,我们觉得对方就是唯一,背景全部虚化。但是背景也会突然蹦出来,于是,完美的幻想全部落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描述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心理时,可谓大手笔。整本小说是拉斯科尼科夫犯罪前几天准备时期的心理,和犯罪后几天的忏悔心理。拉斯科尼科夫的心理藏了一个恶魔,他对索尼娅痛苦的说道,“当我在黑暗里躺着,想象着这一切的时候,是魔鬼在诱惑我吗?啊?”魔鬼的诱惑,促使他犯了罪,杀死了老太婆和老太婆善良的妹妹。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杀死老太婆?在杀死老太婆之后,他将钱财都没有打开看过,便藏在了一边。赤贫的拉斯科尼科夫杀人不是为了金钱。

    拉斯科尼科夫杀人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存在。他想弄清楚,“我跟大家一样是虱子呢,还是人?我能不能跨过障碍?我敢不敢弯下腰去拾取权利,我是个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

    也就是说,只有杀了人,拉斯科尼科夫才能证明自己是人,而非虱子。他有一套安慰自己的杀人理论。但最终无法忍受的是,他自以为在杀人之后,会像拿破仑一样,很镇静。事实上呢,事实上拉斯科尼科夫并不能说服自己。杀人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心理负荷,他晕倒,打颤,和亲人生疏……他的内心被搅成了太过浑浊的污水。他似乎隐约认识到,自己并不能成为拿破仑。他内心纠结的源头即是在这里,事实证明,他只是个虱子而已

    罪与罚之间的较量,用独白的手法写得淋漓尽致

    3.惟有恶魔才算真实

    威廉.布莱克:“之所以弥尔顿在描绘上帝和天使时写得束手束脚,之所以他在描绘恶魔和地狱时写得自由奔放,那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不知不觉地站在了魔鬼一边。”

    纪德:“怀有美好的情感只能写出糟糕的文字,还有,没有跟恶魔的合作,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作品。”

    它涉及了一个“性善”和“性恶”的问题。这自古以来就横亘在人们面前的,难以解决。个人偏向于“性恶”,当然这个“恶”的概念并非恶毒,而是隐秘的难以启齿的内心。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约,使人们主动遗弃掉了“恶”的一面。在弗洛伊德看来,每个人都有“弑父娶母”的心理,我们在接受母乳时,就已经有了些许的性快感。

    弗洛伊德的说法有点太过火。但深思起来也不无道理。谁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个小魔鬼呢?

    但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无不带着悲悯的心态来注视充满悖谬与黑暗的众生。人的内心充满了太多的秘密,它们盘横交错,极不规律,却又如庄稼里的野草一样,长势凶猛。

    是的,惟有恶魔才算真实。这么说,并非在提倡恶魔,而是要正视恶魔的存在,而不是让它在黑暗拥堵的下水道四处奔流,无法溢出。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积聚成河,最终泛滥。

    善与恶并存本来亦是人的天性。

    4.与恶的较量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惟有放弃个体性才能取得胜利,才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罪与罚》中,拉斯科尼科夫最终自首,他认识到了自身所谓信仰的虚假。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将索尼娅热爱上帝的信仰变为自己的信仰……

    于是,由恶到善。顺利完成,没有拖泥带水。

    《福音书》里讲:“凡想保全生命的,必丢失,凡放弃生命的,必使其永生。”

    我们的执念有时候,会变成一把太重的枷锁,太牢固的监狱。我们被束缚于其中,难以解脱。拉斯科尼科夫的杀人行为,来源于他自己的执念,也即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人的理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也执着的思索何为人,在寒冷中拼命的奔跑,但末了他明白了,只有我们将傲慢程度降低,惟有我们忘记自己,变得无比谦卑,我们才会得到欢乐。

    由欢乐到欢乐,只能是浅显的欢乐。

    惟有从痛苦到达的欢乐,才能变成真正内在的欢乐。

    鲁迅亦然。他剖析社会的阴暗面,也从阴暗面中发现了自己的身影。他惊慌叫出了声。然而,他没有因此而背转过身,而是在深深的绝望中,不断的超脱,最终孕育出了超越绝望的希望。

    所以,不要只在白天的喧嚣里睁大眼睛,同样也在黑夜中保持清醒的耳朵,我们需要倾听世界深沉的奥妙,也需要倾听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让那个藏在心底的自己,也适当的出来透透气吧。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去思索何为真正的人,我们一生都在为了完成“人”这一概念。当然,我们无法穷尽其概念,我们需要的,只是认识到这一点,然后足够谦卑,谦卑的去爱,谦卑的去生活,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谦卑的去爱,谦卑的去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tr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