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夜。我仰望天穹,百感交集。油然而生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种人生短促的感慨;增添了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样的牵挂和祝愿;引发了林纾“白云朝夕异,明月古今同”式的人世间变幻无常的感怀……
不过,今夜让我沉思得更多的是,来自柏拉图《泰阿泰德》中的一则著名故事: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夜空的星象,非常投入,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偏偏被一个女仆看见了,便讥笑泰勒斯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柏拉图对此说:“此等嘲笑可加于所有哲学家。”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西游记》里“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那句话。在如这位女仆一样的那些人看来,哲学家是“没事找事”,甚至是“自寻烦恼”的一些可笑之人。这倒也是,哲学家总爱思索探问诸如“世界究竟是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有没有边界”“时间是什么”等那些对人们不会带来任何直接物质利益的“无用”问题。所以,哲学在当年曾被一些人斥之为“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然而,哲学关注的是人生宇宙的根本道理。试想,如果没有哲学家对一般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自以为是的问题进行苦思冥想、追根究底,人类又怎么懂得去认识宇宙的奥秘,洞察世界的本源,探索生命的本质,追问人生的意义,把握心灵的境界,直面死亡的真相?那人类不就成了糊糊涂涂、自生自灭的野兽动物一族了吗?事实上,正是古今那些伟大圣哲的不懈努力,才使得纷繁复杂的人生宇宙问题得到了梳理,更简明扼要地呈现在人类面前。如,道家概括的“阴阳”,儒家总结的“中庸”,佛家归纳的“色空”等,都让人类找到最佳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知事物的本来面目,始终把握住人生宇宙的重点、要点和规律,而成为真正的主人。
小时候,母亲常常在看得见明月的晚上,给我讲月亮上桂花树的故事。她说,那棵桂花树上的叶子很神奇,如果能摘下来,哪怕是一小片,都能使人们想要的东西变得更多。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般的传说,但却让我从小养成了爱想象、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使我越来越明白,一个人深思极虑,必有所得。想着想着,我感觉月亮上的那棵桂花树,仿佛就是伊甸园里的智慧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