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诗仙”李白感受庐山之美

与“诗仙”李白感受庐山之美

作者: 石盒子打不开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8:39 被阅读135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描述庐山瀑布之美,从诗仙的字里行间里可以感觉到庐山的烟雾环绕,烟渺山间,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日光打在瀑布之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如同九天之水飞涌而来。

                                                                            瀑

        此时正值正午,正午的阳光射在银练的瀑布上,运气好还可以看见彩虹,从很远就可以听见他隆隆的响声,虽然没有那些大瀑布的震耳欲聋之声,但它却具有男方那种温柔,柔和之声,让人感觉很舒服。

                                                                                         雾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农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眼前的一切都只露出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一层的和聚上,越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

        庐山云雾变幻莫测,时而铺天盖地而来成为缥缈迷茫的世界,时而临风飞去,眼前又变成挺秀明媚的天地,真像个"洁白的幽灵"与人嬉戏,令人感到神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庐山最好的写照。因为庐山隐匿在云雾缭绕之中,像一个裹在白纱中的少女,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云山雾罩,而其真面目不得而识。要想了解庐山的真实,需历经跋涉,攀援而上,走进她的身旁,才能揭开面纱,一睹芳容。

                                                                    庐山山水画

                                                                                 桃花源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可想当时古人认为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像庐山这样的环境下。

相关文章

  • 与“诗仙”李白感受庐山之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 人间仙境   白水为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记得诗仙李白描写庐山瀑布时,留下了千古名句,而今天非常有幸见到与之媲美的...

  • 得天独厚的庐山云雾,不仅是茶品,更是涵韵!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绝美景象,而在美景之中,有一款茶地处优势,生长良好,此茶名为庐山云雾茶。 云雾茶...

  • 七绝 庐山瀑布

    在庐山瀑布面前,有李白的雕像,诗仙有名作,与现实相差太大,当时不敢吟诗,今日,还是班门弄斧,草吟一首。 七绝...

  • 飞流直下五百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是诗仙李白浪漫的夸张之语,那庐山的瀑布我去过,怎么量也不到三百尺,但这诗句却流传千古...

  • 望庐山瀑布

    江西省星子县庐山秀峰风景区,位于庐山山南麓,因诗仙李白题词《望庐山瀑布》而著称。 大年初四天的早上,我们一行人便前...

  • 诗仙李白:“永远的少年”

    说起诗仙李白,那可是鼎鼎大名,小学时就开始学习李白的诗,无论是《静夜思》还是《望庐山瀑布》,是《早发白帝城》还是《...

  • 游记II夜游兴庆宫2

    回味诗仙李白的三首《清平调》: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

  • 《望庐山瀑布》评课议课

    《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7课的一首古诗,是“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

  • 诗仙李白与道教

    只要谈到盛唐文学李白都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而谈到李白,就不得不说道教对他的影响。李白的少年时代在蜀中度过,而蜀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诗仙”李白感受庐山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y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