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个言语金贵的孩子,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很滋味儿”,至于这个“滋味儿”翻译成书面语言是啥我还真说不好,反正是个褒义词就对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跟投脾气的人还是能聊起来的,但终归不是那种话多的人,有事不爱出去说,喜欢自己消化,我要是把不开心的事说出来,那肯定就是实在不能忍受了。
再后来,开始学着上网,不知道为什么,寡言少语的我,在网络上竟然是个活跃分子,当然,这是与现实中的自己对比而言,比起真正的“活跃”,我还不行。
嘴巴笨,脑子又慢,我发现很多时候在现实中不能说出来的话,因为在网络中可以给自己时间去思考去编辑,反而也能长篇大论一番。
这些年,我在自己喜欢待的群里,一直都是话痨,没人出现我自己也能刷一页屏那种,若是遇到几个聊得来的,好么,我现实里可以一天不用说话的,因为都在网络里说完了哈哈。
前两年也算遭遇到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吧,不想出门不想见人更不想或者不敢跟人说话,一位关系还算可以的邻居跟我说,你要出来,要说,说出来会好受些。
怎么会呢,分明每次说都难受得想哭啊!可说着说着,那些痛苦好像就没那么尖锐了,慢慢的,越来越淡了,不知道是因为“说”,还是因为时间?
我这几年跟我堂妹打电话,一打就是一小时➕,我堂妹曾经感慨,说:生活能逼得哑巴说话,你当年言语多么金贵一个人,现在也这么能叨叨了。
变化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因为我自己已经意识到,我会经常说些废话,而且同样的话还会重复好几遍,重复完以后才发现自己有点啰嗦,人家又不是没听到!
是自己老了吗?从小就经常听见爷爷奶奶辈的被父母辈的嫌弃真能絮叨,一件事拿出来说个没完,难道我要提前加入老年人行列?
这种现象不止在生活中,写文时也是如此,我的“琐言碎语”越写越长越叨叨越多,一点小事随随便便就能念叨千儿八百字。
有时候想整个微小说,可写着写着发现刹不住车两千多字了,我这结尾还没来,删?看看哪句都舍不得……
人家说“言简意赅”,看来,这词以后与我无缘了,我感觉自己可能会在絮叨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复返……
(又八百多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