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我记得在刚工作时,有半年的时间在车间实习,当时我被分配到总装车间,主要的任务是装车的雨刮器,那是流水线作业,就是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位,当车辆在流水线上移动,到了你的工位,安装好你负责的零件就好,工作本身并复杂,但是偶尔也会因为失误在一台车上时间太长,这个时候流水线还在走,不能影响整体节奏,你就必须加快自己的节奏,甚至是要离开工位带着零件追赶前面的车,这样的后果大多是自己在不停地赶前面的车,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有人来帮你救场或者是拉停流水线。
虽然离开了车间,但后来的工作中还是经常不停补作业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是 这种产出通常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是无暇思考那些重要,但是不紧急的情况,最后的结果就是碌碌而无为,这种情况套用互联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们经常用战术的勤奋掩盖了战略的懒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在有人专门研究过。这就是本文想分享的——《稀缺》,本书由两位作者,都是研究“稀缺”对人们影响的专家,其中一位是塞德希尔.穆来纳森,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印度人,他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的获得者,他曾对印度农民进行了研究,发现贫穷不仅仅是“缺钱”还会严重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另一位是埃尔德.沙菲尔,获得麻省理工大学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入选“总统财务能力顾问委员会”,并荣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行为经济学,目前重点研究是贫穷对决策的影响。
这两位作者通过本书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稀缺?稀缺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本文重点分享前两个问题。
1 什么是稀缺?
稀缺从纸面上好理解,就是不足呗,这也需要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稀缺就是供给不足,而且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本书的作者将这个概念进行了延伸,提出了“稀缺心态”的概念,并指出“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而且认为“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在解释作者的观点前,我们先看看常见的三种稀缺:
①缺时间,这个最常见,特别是对于现在大都市的上班族,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而且总是要加班;
②缺空间,大家都想要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大的车,家里的储物空间总是不够;
③缺钱,这是大部分都缺的,也是大部分人拼命工作的重要原因。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这些稀缺都是相对的概念,关键看你需求是多少,同样的工作量,让3天完成,一个能力强,效率高的人可能1天就搞定,那么就有2天空余;同样的100平米的房子,不同数量的人住肯定是不同的;1个亿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肯定够了,但是对于需要100个亿才能完成的项目可能就是稀缺的。
这种共通性可以用道路来形容,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一个道路的顺畅程度不仅取决于道路宽度,也取决于有多少辆车同时在这个道路上奔跑。而所谓的稀缺就是车辆的数量大于道路能容纳的量,而这很容易导致堵塞,在心理和认知层面,我们把这种宽度可以称为“心理和认知带宽”,简称“带宽”。
对应到各种资源的稀缺也是这样,这种稀缺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变换,书中将其定义为“管窥效应”,指的是因为带宽不足,导致人们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手头事情,而无暇顾及其它可能更为重要的事情,而因此产生的一种总感觉不足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说的“稀缺心态”。
正是这种管窥效应和稀缺心态会危害到我们,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2 稀缺的危害是什么?
在谈到稀缺心态的危害前,先提及其一个时间稀缺的优点:提高效率!曾经听到一个很有名的一句话“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中深有体会。感觉时间不够了,会让我们有种紧迫感,于是会高度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感觉效率很高。但是,这个好处会被如下3个缺点覆盖掉:
①让我们变笨
人的大脑就像芯片处理器,如果我们的处理带宽不足,就像一个电脑同时运行很多程序,就会变慢一样。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不同的运转模式,其中一种叫“默认网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更容易产生好的创意,而这种网络模式在人们感觉闲暇时最容激活,比如散步和洗澡的时候,而如果我们一直感到时间不足,没有时间,就很难启动该模式。
②付出更高利息
在我们的市场上有种贷款叫“现金贷”,以前你经常接到电话咨询是否需要贷款,而且放款速度快,也很少为你带宽的目的,什么人会去贷款?暂时没有经济能力的学生,以及急需短期拆借(钱的带宽不足)的人,但是这种钱的利息通常很高。
③抗风险能力差
如果你总是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刻交付结果,如果不满足客户需求,怎么办?如果你没有任何储蓄,各种贷款都靠工资收入,一旦你失业或者发生经济危机,会怎么样?如果你的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一旦融资困难,现金流断裂,会怎么样?这些后果有些比较小,有些可能就是灾难性的,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缺乏缓冲带。特别是在未来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经常碰到各种外部冲击,如果保持稳定性?建立缓冲是重要的手段,在系统思考2|如何保持"稳定"和从容镇定?有介绍。
以上就是《稀缺》这本书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会在下一篇文中重点介绍如何摆脱稀缺,走向富足。
网友评论